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其他 > 燕辞归 > 第537节
  这么一算,她就从没有与徐简分开过这么久。
  怪不习惯的。
  轻轻挪了挪身子,林云嫣往徐简一侧又贴近几分。
  徐简似是有所觉,伸手揽住了她的腰,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两日后,晨曦之中,援军于京畿大营中启程。
  安逸伯一身戎装前来送行。
  他看了眼四周,压着声音与徐简道:“你说的事情,老夫心里都有数,京城这里交给老夫,你只管在裕门退敌。”
  徐简应下,翻身上马,领军西行。
  第455章 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两更合一求月票)
  京城的这个夏天热得厉害。
  林云嫣到慈宁宫。
  皇太后朝她招了招手:“赶紧过来凉快凉快。”
  说着,又是几句感叹。
  “都说心静自然凉,看来哀家还是不够平静。”
  “上了年纪就是这点不好,冰用少了、热得难受,用多了,也不舒服。”
  “蝉鸣也重,吵得哀家好几天睡不好了。”
  林云嫣笑道:“都得适度,您可别贪凉。”
  “又不是小孩子。”皇太后乐呵呵的。
  家常话说道几句,林云嫣想问的还是边关战况。
  自徐简出发,也已经小一个月了。
  这段时间军报陆续抵京,裕门那儿说不上乐观。
  西凉和古月来势汹汹,按说该趁着大顺援军未到、加紧进攻裕门才是,守军做好了死守的准备,敌人却磨蹭起来。
  叫阵是每日都叫,但大顺将士不出关应战,敌军也不着急,依旧点卯一般日出进、日落退。
  担心这是敌人故意使出来让人放松警惕的策略,守军一点不敢松懈,打起十二分精神日夜防备,一直守到了季信率先锋军抵达。
  增援到了,守军信心大增。
  季信与守将商议后,并未着急出关,依旧以守为主,等到了定北侯的大军到达。
  有主帅坐镇,大顺兵士们士气大振。
  西凉那侧仿佛此刻才睡醒似的,也不叫阵了,趁着夜色发动了几次进攻。
  定北侯以往多指挥北疆战事,对鞑子更熟悉,与西凉人交手经验欠缺了些。
  他没有冒进,几次击退敌人后并不选择出关追击,就怕自己对附近地形等不够了然于胸,又是黑夜作战、视线受阻,被敌人引进包围圈反倒危险。
  因此,三方势力在裕门对峙了一月,依旧处于僵持状况。
  “圣上昨儿过来,哀家听他说的意思是会僵持一段时日,”皇太后道,“我们仗着裕门天堑拒敌,关内操练兵士,可以拦得住敌军。
  永嘉八年会失守、是被西凉人的奇袭钻了空子,占了先机,但他们得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力东进。
  如今既然对峙,就不会是奇袭了。
  僵持之下,敌人想要攻破裕门,以他们现在展现出来的联军兵力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叫阵则不理,进攻则打退,再拖一拖他们,他们耗不住的。”
  军资粮草,都是问题。
  大顺可以往裕门补给,但西凉与古月不会这么消耗,短时还好,时间一长,哪家出的多、哪家耗费多,内里就能吵起来。
  一旦耗到秋凉转冬,西凉都不愿意冬季征战。
  而那时,以逸待劳的大顺反而可以转守为攻,想办法逼退敌军。
  林云嫣了解这个思路。
  徐简离京前,也仔细与她说明过。
  这也是为何夏日开战,却预备了数月半年的战事的缘由。
  “我们这么打算,西凉和古月又何尝不知?”林云嫣道。
  关外的冬季很难熬,他们来势汹汹,势必想在入冬前取得一些战果。
  尤其是,其中还夹杂着李渡、苏议那两个心思诡异之人。
  李渡若想卷土重来,必不可能看着裕门那儿只对峙、却不大战的。
  就差导火索了。
  林云嫣想,现在的局面就像是近来的天气,热得很、闷得很,只等一场雷雨,惊天霹雳,雨水倾盆而下。
  只是那根导火索,不晓得被安在了何处。
  千步廊里,李邵拉扯了下领口。
  太热了,热得他燥得很。
  兵部观政小一月,状况多少搞清楚了些,却也十分无趣。
  衙门上下都很忙碌,哪怕边关只是僵持着,但兵部不敢有一丝一毫放松,催调度的、问粮草的,还绞尽脑汁想问户部衙门再讨些银钱来预备冬日军需。
  “还有半年,备了说不定用不上……”李邵自顾自嘀咕。
  他倒是有心发表些想法,可成效不显。
  李邵在御书房与圣上抱怨过几句。
  圣上说:“恰逢战时,他们经验丰富,邵儿你多听多看。”
  说到这份上,李邵还能听不明白?
  这是让他别指手画脚。
  可他不过是评说两句,怎么就算得上指手画脚?
  如此一来,李邵越发觉得这观政观得不得劲儿了。
  而在汪狗子被曹公公抓起来之后,现在跟着李邵行走的太监姓高,高内侍机灵是机灵,麻烦也是真麻烦。
  李邵不喜欢此人,却也无可奈何。
  他靠着椅背,看着屋子外头脚步匆忙的官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还不如速战速决。”
  对峙?
  定北侯说他对裕门关外状况不够熟悉,但守将、徐简他们不都熟悉吗?
  一个月的工夫还不够他们安排妥当、主动出击?
  只要杀退西凉人,战事就结束了,哪里还需要考虑什么秋冬补给,什么问户部讨银钱?
  那徐简也就班师回朝了。
  虽然,李邵看徐简依旧不怎么顺眼,但徐简不在京城,他更觉得没意思。
  这厢正烦闷着,忽然,外头小吏脚步匆匆、跑进跑出,一副急得不行的模样,李邵看在眼里,冲高内侍抬了抬下颚。
  高内侍会意,出去打听了。
  不多时,高内侍三步并两步回来,一进屋子就关上了门。
  “还嫌不够闷热?”李邵问。
  高内侍走到李邵身边,俯身附耳道:“好像是定北侯府出了什么状况,小的不太确定,尚书大人黑沉着脸也不愿意多透露,但小的估摸着事情不小。”
  李邵蹭得站起身,道:“我回宫一趟。”
  兵部这里打听不出来的,去御书房问问不就晓得了?
  日头大,这么一段路走得李邵浑身大汗。
  他只简单收拾了下,进内给圣上行礼:“儿臣听说定北侯府出了状况,很是关心。”
  圣上示意他坐下,一时也没有多解释。
  慈宁宫这里收到消息时,已经快傍晚了。
  “定北侯是李渡的人?”皇太后愕然,满脸写着不信。
  小于公公禀道:“那童公公挨不住逼问突然说出来的,说为了拉拢定北侯曾送给他两块金砖。”
  “童公公的话岂能相信?”林云嫣与皇太后道,“要我说,八成是他从谁那儿得知定北侯挂帅,此刻故意说出来惹是生非,给定北侯泼脏水。”
  要说别人投了李渡,林云嫣还没有这么大的把握。
  可偏偏是定北侯。
  定北侯若是会被李渡拉拢,上辈子就不会被盖上私通李汨的罪名,最后抄家灭族了。
  “自是不会轻易信他,”小于公公叹道,“但消息报到御前时,安逸伯正与圣上说话,一听这脏水、他老人家气得不行,坚持让圣上指派御林去一趟定北侯府,搜查一番,务必要还侯爷清白。
  圣上让万指挥使去了,就在定北侯的书房梁上,搜出来了两块金砖。
  金砖上头还有李汨的印记。”
  林云嫣呼吸一凝。
  这一刻,她忽然想起了徐简说过的话。
  有些事是注定会发生的。
  曾经让安逸伯府、定北侯府哑口无言的金砖,依旧出现在了定北侯府中。
  在截然不同的状况下,给予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娘娘。”林云嫣看着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