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青杏 > 青杏 第47节
  魏大河一脚踹在他的腿上:“快去拿啊!”
  渡口的几个船家都被人从家里叫了出来,已经等在岸边了。听说大人亲自进山,本来还不相信,等看到穿着蓑衣的少年,众人都要跪下行礼。
  “都起来,下着雨不必多礼。”长青道,“快些装船出发,这两日还要烦劳各位,船资给双倍,之后去县衙领钱便是。”
  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走的是水面较宽的河道,虽然在下冻雨,但是没什么大风,行船尚且安全,老船夫就叹气说:“这也就是没刮风,要是刮起风来,就是大人命令,咱们也不敢走啦。”
  长青道:“过了这一关,开春县衙就要开工修桥,到时候便不怕刮风了。”
  “哦哟那可好!”老船夫似乎并不担心丢饭碗,“要是真有桥了,咱们也能做个买卖什么的,不用天天在这个水上讨饭吃,让家里人提心吊胆的。”
  只是这种父母官和百姓闲话的轻松气氛到了对岸就消散了。山里的情况比他们预想得更加糟糕。
  尽管只有一江之隔,可是下了船,就有衙役惊呼:“这里下了雪啊!”
  长青还记得这个镇子,算是比较繁华的,毕竟有杨县丞岳家这样的大户,而且也算是进山出山的门户,可是现在看来,状况也不乐观。如今是下午,虽说是年根下,没有人做生意了,可是镇上一个人都没有,路上冰、水、泥土混合着积雪,几乎要无处下脚,肉眼可见的地方,就有一处房子的屋顶塌了一块。
  他们先去了镇上龙家的客栈,毕竟客栈还是开门的,得把带来的物资放好,全都淋了雨就没法用了。
  客栈虽然开着门,却也没人招呼他们,还是他们一干人动静颇大,才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翁慢吞吞的出来看。
  “怎么是你啊?”有个衙役认得他,“你们东家和伙计呢?咱们县太爷大人来了,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老翁衣着破旧,只是个打杂的,有些惊讶的打量众人,等看到被人簇拥在中间的长青的时候,大概也不大相信县太爷会在这个时候来这里,也没行礼,只是操着浓重的乡音道:“东家在家过年啊!这样天气,伙计也不愿意来咯,就是我没有地方去才在这里的,好歹这里房子没塌!那些凳子随便坐,我去给烧点热水好啦!”
  魏大河就招手叫了两个衙役,吩咐了一声,回头对长青道:“大人,已经去叫这里的乡老和客栈东家了。”
  东西陆续搬进来,杂七杂八的堆着,长青也没叫人整理,只等着乡老过来了解情况。
  好在乡老就住在镇子不远处,很快就赶到了。经过之前的集中整顿,他们这些人可是都见过新来的县太爷了,因此一进来就跪倒在地,行礼问安。
  长青倒不拿捏他,让他起来说话:“如今镇上灾情如何?周边村落如何,你可知情?”
  “这个冻雨下了好几天咯,昨天晚上开始下了雪,一会雨一会雪的,镇上已经有四五家人屋子塌了,还没有冻死人。”乡老抹了抹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珠,心中庆幸,好在他早上叫家里的长工出去看了看,要不然答不上话来可要难看。
  “塌了房子的人家如何安置的?”长青问。
  乡老低了头:“有三户还在家里,在一角没塌的地方窝着。剩下的两户都去了旁人家里。”
  长青沉吟片刻,道:“这样,把塌了屋子的人家都叫到这里来安置吧。客栈这里……”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身形有些矮胖的老翁就急步走了进来,到了堂中响亮的跪在地上:“草民龙正刚见过县令大人!”他身后跟着的两个人也连忙跪下。
  这就是杨县丞的岳父了。长青心中有数,客气的让他起来:“龙老板不必多礼。此番是本官来得突然,叨扰了。”
  龙正刚连道“不敢”,还十分上道的问道:“大人,刚才草民过来的时候听到了一句,不真切,您是要征用草民这客栈?”
  “非常时期,本官不得不如此,你有难处?”长青问。
  龙正刚连忙摆手:“不不不,大人为百姓着想,亲自到了这里,草民感激得很,大人要用这客栈是看得起草民。不过,草民只能出这个住的地方,柴火粮食这些,存货实在是不够了。”
  长青点头:“这个不需你操心,本官带来了,你能腾这个地方出来,本官十分感谢。”
  这里敲定了,乡老就连忙行动起来,带着人去把已经无家可归的灾民领到这里来。这些人有了可以遮挡风雨的地方,又听说县太爷亲自送来了米粮,虽然只能领到稀粥,也已经十分高兴了。
  “只是这样太慢了。”长青道,“山里十二个镇子,上百个村寨,都要顾到才行。”
  魏大河拱手请缨:“大人,小人带几个人去通知其他的村镇,把受灾的百姓都找地方安置好,只等着这些米粮运到,总能快些。好在您之前让修了路,多少好走些。”
  “只能如此了,务必多加小心。”天色不早,长青准备明日再往大山深处去。他身为县令,并不一定非要走到每一个灾民家中,坐在这里调度物资、监督乡老里正们的行为就足够了。
  龙正刚给长青开了楼上的雅间,他也没推辞,毕竟他这么一尊大佛坐在堂中,前来避难的灾民都局促得不行。他跟龙正刚道:“县衙会给你一定补偿,此事结束后,你去县衙找杨县丞领银子便是。”
  龙正刚自然是连连道谢。
  雪已经停了,可是冻雨还在下。魏大河一帮人一直没有传消息回来,倒是水路上,县衙那边的物资还在不停的运过来。晚上无法行路,第二天一早,长青就吩咐人往山里头走,顺着魏大河他们的路线,开始发放救灾物资。
  第86章 风雪年关(下)
  天亮之后,长青就留下了一个人在客栈负责接收货物,剩下的人全都进山。他自己也跟着一队人上了路。
  往山里运送物资的时候就看出各个乡老里正们是不是真的在做事了。即使有魏大河带着人督促巡视,也还是有些村子雪后道路不通,或者狭窄泥泞难以通行,而有的村子就好很多,至少一辆牛车能轻松的拉进村口。
  诚然现在救灾要紧,长青也还是申斥了几个不作为的里正,至少能保证他们在接下来的救灾工作中勤谨一些。
  这中间也碰到过熟人,比如那位白里正,又比如山下村的岳里正。白里正因为包庇纵容混混欺压乡里,当初是在县衙里吃过板子,又蹲了两天牢房的,因此见了长青惧怕得很,完全的服从,长青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当然,长青没说的他就不做。相比而言,岳里正就自在多了,他们村子也有塌了房子的人家,但是还没等县衙里来人,他就把人先转移到作坊里去了。反正现在作坊没开工,之前做好的香肠和火腿都在许杏留下的两件房里挂着,作坊就算没有门,也是个新盖的结实地方,再生个火盆,总好过住在没有屋顶的房子里。
  长青见了,心中多了一个想法,等这事儿过去,他要下令,让每个村寨都修一处这样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县衙给出银子,应该能盖好,毕竟抄家留下的银子还有不少可用的。
  杨县丞的工作能力不错,也是个干事儿的人,接连几日,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就连大年初一也没停下,给长青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不少山民从没见过这样的事儿,纷纷议论:“衙门里的大老爷也管咱们死活?”
  “是这个年轻的官好呗,原来不就没人管?”
  “要是以后永远都是这个县太爷就好咯!”
  “你莫不是盼着往后还有这样的天灾?”
  ……
  长青是真的身先士卒,足迹踏遍了山中的十二个镇子,虽然没有走遍每一个村寨,可是每到一处,就叫衙役们挨村去看了,并没有漏下任何一个。
  一晃眼就是十来天过去,雨雪终于停了,太阳露了脸,运送物资的船家也暂时休息了。
  长青叫人留下善后,这才返回县衙。回程中看到城外的村落里也有破败的房舍,只是并没有流民在外,他才略放了些心,及至进了县城,见到街市上虽然脏乱些,人也不太多,但整体也还算秩序井然,他心下对杨县丞也是满意的。
  杨县丞的脸色不好,眼眶乌青,看得出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长青便让他自去休息一日,他也没推辞,拱了拱手就回去了。
  赈灾这些天,花了不少银子,长青叫同文去后宅报个平安,自去书房查账算账。
  “安龙县报了一个死伤?”南龙府城,知府衙门里,知府段芝庭放下茶盏,问他面前站着的通判,满脸的不相信,“是不是刚开衙,他那里的文书还没送来?”
  通判把手中的公文双手递过去:“大人请过目。这是新任的范县令送来的灾情文书,昨日就到了,应当是一开衙他就送出来的。确实只有一个死亡,说是一个老人因为地面湿滑从山路上摔了下来,不治而亡,其他并无伤亡。”
  段芝庭接过来又看了一遍,拧着的眉头才松开,声音里也有了几分笑意:“这个年轻后生倒是有两下子啊,往年比这轻的时候也要报十来个冻死饿死砸死的,他就报了一个,还没说要银子的事儿。”
  “他说抄没恶霸家产用之于民,就不跟朝廷伸手了。”通判说着,也笑了,“他说话甚是有趣。”
  “年轻嘛,总有些玩心,想着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呢。”段知府不在意,“罢了罢了,不计较他这点儿,毕竟比我儿子还小呢,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他不跟我要银子,我也松口气,咱们府里也穷不是?你好好回一份公文给他,嘉奖他一番,说我很满意,支持他造福百姓。”
  “是。”通判躬身应了。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冰雪消融,这场冻灾倒是结束了。长青跟杨县丞一起核对了账目,把此事收尾,便开始筹划修桥的事。
  “大人,学生觉得,还需要派人巡查一番,毕竟冰雪一融化,若有山石被冲垮,山路之中怕有险情。”杨县丞提醒道。
  长青立刻点头赞许:“你说得是,多赖你想得周全,本官这就派人前往。”
  这次的巡查结果倒是好的,因为之前救灾及时,没有人冻饿而死,就是房屋倒塌的人家也有落脚之处,所以百姓们都没着急出门,有几处山中确实发生了泥石流,却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就已经是极好的了。”许杏难得和长青一起吃顿饭,“赶紧好起来吧,我天天这样闲坐,着急得很。”
  长青暂时压力减小了,也有心情玩笑:“怎么,我的俸禄不够家用吗?”
  许杏摆摆手:“要不是衙门里吃住不用花银子,你这点儿俸禄还真不够。”一家上下要做衣裳,下人发月钱,出门坐车坐船,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也不光如此吧,毕竟你是闲不住的。”长青很了解她,“再过一两日,山路应该就好走些了,你带几个人进山也无妨。”
  许杏叹口气:“这一个月,原本是一年当中最空闲的时候,没想到却忙成了这样。”
  “是啊,还是对本地情况不够了解。”长青也很无奈,“说实话,我那些天确实累坏了,而且心里还怕,真的,就怕有老百姓死在我眼前。”
  许杏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你做得不能更好了。我都听说了,往年一到这种雨雪天,必然有房倒屋塌压死人的,还有冻死饿死的,今年真的已经极其难得了。”
  “只能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吧。”长青道,“此事一过,我打算抓紧时间让人开工,修桥之事不能再拖延了。好在现在没有人掣肘,我要做什么事也利落。”
  又过了一天,依然是晴空万里,许杏就收拾了东西,带着几个丫鬟进山。
  到江边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里比平常热闹不少,有许多人在搬石头,也有县衙的衙役在建工。
  “少奶奶,听大人跟您说修桥修桥的,这就真的开工了?”同贵看了两眼,有些不敢相信,“奴婢看着那干活的人里怎么还有几个混混?这些人能行?”
  许杏一笑:“那不是有拿着鞭子的嘛,不行也得行!让他们蹲在大牢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吃牢饭,不是更便宜他们?”这也是劳动改造的一种嘛。
  “这就是少奶奶说的‘废物利用’吧?”同喜笑笑,扶着许杏上船,“奴婢仔细瞧了,架桥的地方应该是在此地略偏下游一点儿,估计水面能略窄些,水流又不那么急。”
  “这个大姐儿说得对,领着修桥的都是老手,最会挑地方咯。”今天小武的娘也跟他们同路,要回娘家去看看,“要是早能修个桥啊,咱们少受多少罪嘞。”
  说到这里,她面对着许杏,表达出真切的感激:“大人真是个好官,替山里的老百姓做好事!”
  许杏没有厚着脸皮等夸奖,但是也是与有荣焉:“大人常说要尽力而为呢。”
  小武娘一摆手:“民妇也不识字,不会说好听的,可好歹还是分得清的。大人来了这才几个月,那些欺负人的坏东西都没了,下了雪官府还给穷人家发棉被,如今又要给修上桥,咱们老百姓感激得很哩!您不知道,原来的县太爷啊,别说咱们老百姓,就是我家小武,都没见过几回,人家都是藏在衙门里不管老百姓死活的!”
  一边说着,眼看着对面要到了,她又殷切的道:“夫人,民妇知道您要去山下村,等您的事办完了,务必上民妇娘家来吃顿饭吧,民妇家里也得了官府的赈济,正不知道如何感激您呢!山上虽说路不大好走,不过去看看那几棵茶树,也有个野趣儿,现在怕是快要生芽了。”
  许杏本想拒绝,可是听到后面她说茶树,不由得心中一动,答应道:“那就叨扰了,我们下晌过去吧。哦,千万不要多准备什么,就家常饭便好。”她说着,给同贵打了个眼色,同贵便点点头,等下去找屠户买些肉食。
  到了山下村,岳娘子早早的迎了出来,先让许杏去看了看作坊:“夫人,虽说前些日子村里有人在这里头躲雪,可是民妇看过了,没有弄坏作坊里的东西。您做的大猪腿和年前做好的香肠也都好好的呢。”
  “您办事我很放心的,辛苦了。”许杏看过,也满意,“往后若是再有什么紧急之事,尽管让大伙到这里来,只要别损坏作坊就好。如果大家家里都没事了,咱们作坊就尽快开工吧。”
  “那可好,旁人不说,那郑屠户都问了好几回了。天一放晴,他就坐不住了,要出去收猪哩。”岳娘子很高兴。
  第87章 茶叶研究
  年前算是试水成功,因此许杏就跟岳娘子说了,要提高产量,争取作坊每天要能加工五百斤左右的香肠,若是忙不过来,就再招人也行。岳娘子更高兴了:“都听夫人的,民妇保证好好看着,您不知道,咱们这几个女人,不光平日里有了工钱,过年还往家拿了大米猪肉,不知道多少人眼馋哩!”
  “作坊招人来给工钱,若是不能来上工的,就让他们想法子多养头猪,卖给作坊也是一个进项。”许杏不忘给长青帮忙,“朝廷不是鼓励大伙种红薯嘛,县衙就有苗,领些回来种在门口路边什么的,到时候扯了秧子就能喂猪。”
  “这个红薯的事儿我们当家的倒是说过,可是咱们山坡上一共就那么几亩水田,开出来种口粮很不容易的,谁舍得填了种那个红薯哦!”岳娘子道,“不过夫人的意思,那个东西随便种在什么地方都能长的?”
  许杏点头:“春耕的时候就要种了,这个东西不挑地,薄地、坡地,天气冷些都无妨,不过是产量高低的事。好地一亩一茬能收四千斤,不好的地也能收两千斤,反正种了不亏啊。”
  “呀!从前来的衙役都没说过这些,要是这样,便是房前屋后的种些,也有几十斤粮食哩!秧子还能喂猪,那可是好事!”岳娘子一想就着急起来,“得让我们当家的去领些!”
  许杏莞尔:“那你们商议,我正好要上山一趟。”
  出门先去了郑屠户的摊子,同贵找他买了几斤肉并一大块猪油,她原就出身农家,知道这些东西对于穷人家最是实用的。
  郑屠户看见了许杏,知道作坊要开工了,顿时大喜,又搭给她一根猪尾巴,嘴里道:“托夫人的福,远了不说,近处这几个村子,已经有不少人家抓了猪,这都两个月了,到夏天慢慢的出栏得就多咯!”
  卖了猪就是收入,许杏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从自己这个作坊中受益,就觉得她利润率极低的生意做得也值得了。唔,等长青修好桥,她的运输成本还能降下来一些,那样利润也能增加的。
  到了山上村的时候,小武娘已经和母亲在家沏好茶等着了。这位高家老太太还像从前一样干瘦,只是气色不错,看到许杏一行人就笑了。
  许杏并不客气,端起茶来就抿了一口品尝,毕竟她就是冲着这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