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13节
  那边,育红班的老师,正在跟苏安瑛唠嗑。
  “海源妈妈,你们家儿子很优秀,聪明,上课专注力也很好,而且懂得谦让。”
  育红班的杨老师,把许海源好一顿夸。
  “就是岁数太小了,一年级怕是不收他。
  我跟你说啊,最好找找人,让他跟着上一年级。
  育红班学的这点儿东西,根本难不住他,这样的孩子还要留在育红班两年,纯粹是浪费。”
  后面这几句,杨老师是挨着苏安瑛很近,小声说的。
  “按说我是当老师的,不应该说这些。
  这要是平常孩子吧,年纪小确实不能早入学,但你家儿子不一样。
  我觉得他要是在育红班浪费两年时间,不值。”
  按照本地教育部门的政策,儿童应该满七周岁入学,许海源现在才五周岁多点儿,根本不够年龄。
  杨老师是真心实意为了许海源好,也是在评估了许海源的智力等因素后,做出的决定。
  至于,许海源的家长能不能听取老师的建议,杨老师就不好干涉太多。
  苏安瑛一听这话,愣了,她家那皮孩子能有这么出色?
  没看出来啊,只觉得这娃皮的要命,恨不得上房揭瓦了,没想到在学校倒是表现挺好。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让苏安瑛忍不住笑起来。
  “谢谢老师,这事儿等晚上他爸爸下班了,我们两口子商议商议。”
  要是能早上学当然好,就怕学校不能同意,这事儿得许世彦想办法了。
  杨老师笑呵呵的朝着苏安瑛点点头,转身去别处了,不能让人看见她跟个家长嘀嘀咕咕,影响不好。
  一上午的运动会,孩子们倒是没闲着。
  周桂兰、季玉凤、苏安芳姐妹,都给孩子们买吃的喝的,就连那俩小的,也跟着喝了两口汽水。
  不等到中午,大家都累了,正好育红班这边趣味运动结束,苏安瑛跟老师说了声,就把孩子领走回家了。
  晚间,许世彦下班,苏安瑛就把老师白天说的话,跟许世彦说了。
  “你看要不要找找人,秋天把咱儿子送去上一年级?”
  许世彦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行,我找人吧。”
  也不知道是东岗这边隔路,还是这年月都这政策,反正上辈子大闺女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要求必须满七周岁。
  他家大闺女生日小,虚岁八岁只有六周岁,没办法就是找了学校老师,帮着瞒岁数。
  一直到闺女上二年级了,班主任看着孩子学习挺好,能跟得上,这才不再要户口本了。
  没想到,儿子更厉害,要提前两年入学。
  这事儿估计不太容易办,找人托关系呗,还能咋办?
  “不急,这还没到六月呢,离着秋天开学挺长时间,我想办法。
  我估计今年秋天上一年级怕是费点儿劲,明年上学,找齐老师就能办下来。”
  前世闺女上学,就是齐老师帮的忙,提前一年还好说,这提前两年,就得费点儿心思了。
  “嗯,你看着办吧,这事儿我不懂。”苏安瑛对这些确实不懂,不敢给出主意。
  小学运动会开两天,第二天就没啥意思了。
  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育红班放假,许海源第二天也就没去学校,留在家里玩。
  养殖场那边的花棚,终于弄好了,花架也全都搭起来。
  苏安瑛领着黄胜利等人的媳妇,到那边忙活,把君子兰花苗全都端到花架上摆好。
  一个花棚长十五米宽七米,里面摆满了梯形花架,每个花架上下分五六层,一个花棚大概可以摆三千到四千盆小花苗。
  花棚地面铺水泥块儿,地炕结构,冬季烧火取暖,从地面开始热,整个花棚的温度可以保持均衡。
  花棚前面是一溜玻璃窗,上面斜坡半截是玻璃窗,保证了透光度。
  冬季天冷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苫盖草帘子,用来保温防风。
  许世彦都计划好了,这花棚盖好了留着。
  等君子兰全都卖出去,这里还可以种植冬季上市的蔬菜水果,也是一笔收入。
  总不能花钱盖的花棚,只用这么两年就不要了,合理利用才行。
  可以说,黄胜利等人这一冬一春是真的没少划拉。
  两个花棚摆了大半,再加上许家老房子那头还有不少,合计起来,七八千盆小苗是有了。
  “也不知道将来这些花苗能卖多少,这钱可是花出去挺多了。”
  晚间,苏安瑛跟许世彦聊起来花棚的费用时,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你能保证这玩意儿一定挣钱?可别到时候赔进去,咱可是往里投了挺多钱呢。”
  花种加花苗,差不多投进去一千来块钱,两个花棚的材料和人工,比盖房子还贵。
  再加上人工、花盆等,着实花销不少,苏安瑛心里真是没底。
  “放心吧,肯定能挣钱,不信今年入冬,你陪着小妹去省城治病,到时候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许世彦早就打算过了,这次让媳妇陪着小妹去省城看病,也让媳妇出去长长见识。
  “啊?今年冬天你让我去省城?我能行么?”
  苏安瑛一听就傻眼了,她最远就是去了趟通化,这一下子让她去省城?
  “放心吧,到时候我送你们过去,到了省城安排好,我再回来。”
  许世彦是一参场技术顾问,那个时节参场正忙着加工呢,他不可能陪着许世琴待时间太长。
  第二百八十四章 总结会
  天麻一般会在夏至前后出土,然后开花结果。
  这个时节,挖天麻要容易很多,所以每到这时候,跑山人都成群结队背着口袋拎着镐头进山。
  对于许世彦来说,他如今是没时间进山挖天麻了。
  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天麻种子采收,为接下来的天麻繁育做准备。
  利用天麻块茎繁殖成本还是高了些,不如种子繁殖,成本低。
  当然,技术要求也难一些,慢慢克服摸索经验。
  老参地里开春栽下去的天麻有一些出土开花,将花序顶端摘去五到十个花蕾,减少养分消耗。
  天麻地在野外,会有昆虫授粉,辅以人工授粉。
  二十多天后,果实成熟,及早采收保存。
  采收的天麻种子装入播种筒,撒在混有小菇萌发菌的菌叶上,将之拌匀。
  之后将菌叶按照一定规格,埋入有菌材的菌床。
  天麻种子萌发,会长成米麻,米麻长到一定程度移栽,再长一两年,就可以扒出来做货了。
  这种繁殖方式,虽然繁琐些,但是成本相对来说低,不用年年都收购天麻崽子。
  “这一段时间,咱们的工作完成不错。
  接下来呢,还得忙活参地。”
  发展天麻、细辛这些,只是副业,主业还是人参栽培与加工。
  所以得分清主次,不能乱了。
  “咱参场今年购进了拖拉机、旋耕机,刨土不用人工,可以机械化了,但是要求更高。
  咱们组,得分一些人上山,负责指导机械翻地、耙地、起垄。
  千万记住一件事,拖拉机的轮子,必须严格沿着挂串线,在作业道范围内跑,不允许横穿池面子。”
  一参场财大气粗,今年春天购进了四台东方红拖拉机,还有旋耕机、割灌机等。
  预计今年秋天的参土,可以完成机械化作业,人工只是作为辅助。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力,但是也有一些缺陷。
  一个是机械翻地不如人工细致,再一个,就是这个拖拉机作业时,被轮子压过的地方,栽人参会烂。
  这个问题谁都解释不清楚,但只要是拖拉机道,必烂。
  为了预防这个问题,许世彦特地跟林书记讨论过,将参地作业道也就是马道缩减,保证拖拉机道正好就在作业道上。
  缩减作业道宽度,不光是为了配合机械翻土,更主要的是合理利用土地。
  目前的人参作业道都比较宽,有的马道甚至比池面子都宽,这种实际上并不合理,达不到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那马道只是叫马道,可没说真能跑开马,实际上,马道宽度只要一个人背着喷壶可以顺畅通过就可以。
  等着再过二十年,参土几万、十几万块钱一公顷的时候,那马道恨不得窄的人都过不去。
  现在一公顷土地能出参土七百来丈,等以后,一公顷能出一千两百丈,那全都是钱。
  能够栽参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少,现在要是不注意合理利用,等以后没有地用了,人参产业也得消亡。
  为了这个,许世彦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缩小作业道,提高土地利用率》。
  这篇文章前段时间在抚松人参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引起不少人讨论。
  县里领导也很重视,还特地召集各参场、公社的领导一起开会讨论,可能接下来就要全县实施。
  “知道了,组长,我们几个一定严格按照作业要求,看着拖拉机手干活,绝不出错。”韩立民等几个人点头应道。
  “嗯,参地是一方面,再一个就是今年的人参加工。”
  “马上又快到起货的时候了,加工厂这边,设备需要提前检修,新的工艺需要开发,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还有综合厂那头,人参花饮露的研制成功,广州花城那边,跟咱们合作的汽水厂也开始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