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648章 有迹可循
  赵昺对属下的称赞安然接受,他十分明白自己也是不得已,毕竟一场战争并非只是依靠坚船利炮,还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皆会导致失败。这次这个提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程度提高基层官员的士气和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临时政策的实施也会让自己的钱包受伤,起码他的百万贯钱已经找到娘家了。可花出这些钱他也觉得值得,而此次北伐万一受挫,大宋就不得不暂时采取战略守势,一切从头来过,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恢复经济实力,那样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不过赵昺知道要想让处于官僚底层官吏保持积极性需要长效机制,而这也非他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当下只能以最立竿见影的方式进行刺激,以期能够‘花小钱’办大事。
  赵昺三言两语便将工作安排下去,他也喝口茶开始批阅奏章,其他人也各司其职马上投入工作,车中只有茶炉上水费的‘咕噜’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隔壁房间中秘书监僚臣们压低嗓音的讨论声。
  子时过赵昺将奏章一一批阅完毕,喝了杯中的残茶,伸了个懒腰,张颂和徐无难将起草的文稿呈上,他接过细细浏览了一遍,对几处做了修改。然后让书吏誊写后,他签了押,用行玺后,马上遣人送往邯郸。
  “陛下,洗漱、休息吧!”徐宏见皇帝忙完公事,才上前道。
  “嗯!”赵昺点点头,起身准备洗漱,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你去让阁架将河北、山西两地近五年的《晴雨录》送来,朕要看。”
  “是!”徐宏张了张嘴,又将话咽了回去,迟疑了下才应声道。
  赵昺出门最为头疼的就是掌管典籍和资料的阁架,这本是个相当于档案管理员的闲置,在宫中的时候倒也没什么事,每日的工作就是将需要留档的文书归类存放,兼管皇家图书馆。但是皇帝出行皆会携带一些书籍和资料,以备所需。
  这次亲征携带的书籍和资料就装满了三大厢车,而此次即使微服出行也带了一车,而皇帝遮护要的两地《晴雨录》属于很偏门的东西,徐宏担心没有随队携行。可好在阁架是个熟悉皇帝阅读习惯的干吏,竟然真的带来了,免得在遣人回京去拿。
  “陛下,为何突然要看《晴雨录》?”徐宏很快将几大本文卷捧着带回,此时皇帝已经在寝室躺下了,他知道天气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风云雨雪都可能决定着战斗的胜负,但是难以准确预测,况且陛下要的是最近五年的情况,让还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他也清楚《晴雨录》这个东西自古就有,因为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朝廷皆遵循“农为邦本,食为政首”的原则,而天气与收成有关,收成与粮价有关,而粮价又与地方民情有关。天气好,收成好,粮价稳,民心也稳;天气差,收成差,粮价贵,民心也会不稳。
  所以皇帝对天气状况也会非常关心,十分重视降雨情况,就有了地方向朝廷呈报雨水的传统。地方官如果遇到雨泽,需要书面向中央汇报下雨受益的土壤公顷数;禾苗成长后下雨,也需要向中央汇报此次下雨受益土壤的公顷数。
  总的来说,雨泽奏报制度为皇帝了解地方雨水情况提供了便利。有了雨雪信息,皇帝就能够预估该地收成,提前做出相应的规划,稳定粮价,维护社会稳定。从这个层面看,雨泽奏报制度在维护王朝统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宏明白本朝同样也都有关于地方官上报雨水的惯例,仁宗时期还专门下旨“诏天下诸州月上雨雪状”。但是小皇帝与其他历朝历代皇帝不同,过去详细记录天气的“晴雨录”并没有在所有地区推行。
  原因无非是制作“晴雨录”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按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估算,想要顺利完成“晴雨录”的记录,至少需要三个人合力。对州县来说,三个人的工资也是一笔大开支,会增加地方财政开支,导致他们不愿意干;
  再有“晴雨录”主要的阅读者只有皇帝一人。试想一下,全国上千个县,如果每县都呈报,即便皇帝不分昼夜地阅读,也无法将全国每一份《晴雨录》过目。这也导致呈报天气更像是个临时性工作,皇帝关心就多报,不关心就选择性的遗忘了。
  不过对此项工作,徐宏发现皇帝却极为关心。他统领侍卫营后常与当时的御前办打交道,发现其在审阅地方官员送上奏表时会将其中有关天气的内容皆摘录下来,并单独汇总成册,留存备皇帝查询。
  此事工作量不大,可是很繁琐。徐宏问过才知皇帝早在帅府时期就对天气变化情况十分关心,在琼州不仅要求各州县要将天气情况每月汇总上报,还要求驻军将潮汐、海况和江河的水量做详细记录上报。
  因此直至现在只要是帅府出身到地方任职的官员和军将仍保留着这个习惯,在上奏表时都会将天气情况顺便上报,仔细的仍会将主政和屯驻地天气情况按月汇总呈报。甚至有些官员出差,沿途的经过地遇上下雨,也会随手记录,向皇帝汇报。
  奏表是地方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是皇帝与大臣之间重要的沟通媒介。通过批阅奏折,皇帝可以了解官员的日常工作及地方突发情形。虽然夹杂的天气内容有些“枯燥”,但官员们上报这些信息的积极性非常高。水灾雪灾会报,日常的雨雪尺寸也会报。
  时间长了,徐宏还知道皇帝获得各地天气情况的渠道并非只是这些地方官员。
  对天气变化情况做的最好的是水军,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会对每日十二个时辰天气变化,江河湖海潮汐状况和详细水情皆做了记录;其次是都水司和漕司,他们也要记录主要江河节点的天气和水情变化,并及时上报朝廷。
  对此,徐宏还能理解,毕竟天气和潮汐变化对水军战船出航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航行的安全,也关系到战斗胜负。都水司和漕司也是如此,可以通过记录降水多寡来预测汛情和水深,判断是否会成灾,航道可否通航等等,以此为据早作准备。
  而对天气汇报最为详细和来源最多的则是事务局,他们不仅呈报当地的天气情况,还会同时记录下同时期庄稼的长势,粮、肉和菜蔬价格,周边水系的水情变化。且这些报告不限大宋范围内,还有蒙元统治地区的,甚至还有海外的情况。
  现下这些气候信息通过秘书监和事务局分别整理、汇总后会呈报到御前。时间长了,徐宏渐渐也明白皇帝正是通过这些大致了解地方民情,知道一地的农业情况,可以根据雨雪情况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预判财政情况。
  多个奏报的渠道则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官员瞒报情况,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许多官员为了迎合皇帝希望风调雨顺的心里,选择报喜不报忧。小事不报也就算了,如果遇到自然灾害还不报,就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雨水、收成、粮价、民情四者密切相关。皇帝要求多位地方官同时上报雨雪天气情况。渠道多了,情报也会更加可靠,便于核实真实情况,从而及时的查漏补缺从容应对,避免会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晴雨的呈报是有时效性的,在徐宏看来过了当年便也没有什么作用了。而皇帝要了近五年的中原多地的《晴雨录》,让他觉得好奇,于是有了此问。
  “朕今天翻看蒙元至元初年编撰的《真定地志》,发现其中有‘冬日少雪,春时常涝’‘冬日多雪,春时有旱’的记载,因此才想查阅一下近年的记录,看看是否符实!”赵昺示意其将文卷放在床边言道。
  “常言道,风云变幻,神鬼难测。从中还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吗?”徐宏有些惊诧地道。
  “此言差矣!天地运转,乾坤有序。其中还是有迹可循的。”赵昺摇摇头笑道。
  古人尚不知现代有门学科叫做气候学,其与天气不同,是专门研究在一个标准时间内冷、暖、干、湿这些气象特征的,以此还寻找当地气候变化规律。
  “这有什么用吗?”徐宏又问道。
  “今年入冬以来,中原地区只下了两场大雪,要少于往年。若得以印证,那么明春降雨将增多,江河水量增加,有些地方将难以徒涉,需要架设桥梁;且会导致道路泥泞,不利于行军,也会影响到骑兵的机动性;而春涝还可能会影响到春播,导致粮食歉产等等。”赵昺说出缘由道,“若是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我们就能作出准确的预判,提前妥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