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皇帝要重赏,李师儿赶紧谢恩。
“臣妾不敢求赏,陛下对臣妾一家恩重如山,些许小事臣妾的弟弟铁哥必会全力以赴。”
“很好,很好。”金国皇帝很满意这个回答。
李师儿替皇帝更衣,扶入浴池内。
喂了金国皇帝吃下一片海参之后,李师儿又说道:“臣妾在后宫本不应该插嘴国事,只是臣妾听到一篇文章有趣,其中有一句特别好。”
“说来听听,只当是闲聊。”金国皇帝这会心情正好,也是李师儿会把握时间。
李师儿说道:“存天理、灭人欲。”
金国皇帝又问:“何解?”
“陛下就是天,陛下说的就是理。臣子想要权、要官就是欲,万民的一切都是陛下赏赐的。天理便是公,是大善,是仁爱。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私心。所以朝中应该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听完这话,金国皇帝猛的从浴池之中坐了起来。
这番话听起来有意思。
“还有吗?”
“容臣妾取来。”李师儿赶紧去取,捧到皇帝手中之后还说道:“臣妾读书不多,也不知道这上面说的对是不对,只知道陛下就是天。”
金国皇帝没等李师儿送到自已手边一伸手就拿了过来,然后起身坐在一旁软榻上开始读。
这一篇经过数次修改的文章。
而且还加入了一个有才华的道士,谭处瑞(长真子),这家伙是削尖的脑袋希望大力发展全真教,四处找门路希望得到金国朝堂的看重。
一个机会来临,当代跪舔高的长真子给朱熹参谋,完成这篇文章。
舒服,真舒服。
跪舔的真好。
金国皇帝看的极是开心,连干三大碗酒之后才问:“何人所作。”
“臣妾听兄长说,宋太后的兄长为私仇迫害了一位大贤者,此人离开临安乘坐海船准备回福州却遇上了海风,在楚州被海清南下秘密贩私盐的人救起,我兄长听闻此人大才,所以想引见给陛下,此人叫朱熹。”
朱熹!
确实是位很有名望的人。
金国皇帝知道,这是宋国理学大儒,可以说是学术派最顶尖的人物。
李师儿继续说:“陛下,我兄长说若此人能为陛下效忠,南人必失人心,若能引得其弟子前来投靠,陛下一统天下的大业指日可待。”
金国皇帝微笑着摇了摇头。
李师儿不懂,金国皇帝要的不是什么宋国失人心,也不需要朱熹的弟子。他要的就是这一套他为天,万民的生死都应该在自已手中的理论。
当然,其余的有了也不是坏事。
次日,金国皇帝秘密的到访李喜儿府,李喜儿迎接了金国皇帝之后,赶紧去把刘过请到后堂,万一有点什么事,他希望得到指点。
金国皇帝来,就是为了召见朱熹。
强牺 kenshufang.com 读牺。在正式让朱熹在朝堂上亮相之前,金国皇帝要先确定一下朱熹是不是真心投靠金国。
朱熹已经想通了。
不投靠就是死,或是生不如死。
若投靠,他便有机会孔庙封圣。
朱熹在理学上确实是大宗师,他的理论对于金国统治汉民有着巨大的价值,愚民之道。
金国皇帝也是有才华的,他听得出来。
朱熹的理论挑选有用的大力推广,价值是巨大的。
听完朱熹讲自已的理学,金国皇帝问:“朱夫子大才,朕便问一句,此时黄河大灾,夫子可有良策?”
朱熹有一套自已的办法,可他却不能讲。
因为他必须为李喜儿服务。
朱熹跪坐在地垫上,先施礼,而后说道:“我有三策。第一策,派重臣往灾区负责赈灾,以显示陛下对万民之仁爱。”
这一策,朱熹的理解是,胥持国是李喜儿的人,所以李喜儿要派胥持国去刷人望,后再升一步。
同时,胥持国不在金中都的时间,朱熹要挑起李喜儿这边的政务大任。
这事朱熹有信心。
金国皇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一策很普通。
朱熹接着说道:“第二策,向宋人购买不低于五百万石的粮食,宋人或会找借口,我大金却可以将邓州、唐州赐予宋王,此一计还有好处,或宋王无法平息宛城之乱,但凡宛城对我大金造成损失,可声讨。”
金国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这一计妙。
自已十万大军因为黄河决堤而死伤残重,也不知道最终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
眼下黄河大决堤,再征宛城别说是短时间,就是一年两年之内都调不出人手、粮草。
这一计妙。
金国皇帝眯起眼睛就是不想让朱熹看到。
而第三策,朱熹有些糊涂,因为他也不明白这一策的意义。
这候 .co m 章汜。但李喜儿警告过他,所以他必须讲。
“第三策,海禁。”
“海禁?”金国皇帝完全不明白,海禁与这次大水灾有什么联系。
朱熹直起了身体:“我大金的力量在马,不在船。片板不得下海,宋船也不得前来我大金各港口,宋金所有的交易必须在陆上我们大金指定的榷场进行,而且金商买宋商的货物,以物易物,宋商买咱们大金的,只能用钱币。”
“此计,短时间内可以让两淮灾区得到大量的财富,以保证民生不乱。臣献图。”
一副早就制作好,却没有机会拿出来的图送到了金国皇帝手边。
朱熹说道:“此为京杭大运河,宋只是我大金臣属之国,为保证我大金统治与宋国的友好交流,宋王应该为此运河出一半的钱。”
一条运河。
从金中都一直修到了临安府。
其中淮河以北约有三百八十里需要挖掘,淮南以南需要一百二十里。
有这条河,金国可以直通临安。
从这份图上看,金国皇帝相信朱熹是真心投靠了。
金国皇帝收起了图:“容朕想想,退了吧。”
朱熹赶紧施大礼退离。
朱熹离开之后金国皇帝问李喜儿:“你怎么看?”
李喜儿回答:“臣这点水平只能为陛下办些小事,这样的大事不如请相国权衡。”
制大制枭。“恩。”金国皇帝点了点头,李喜儿赶紧去叫人。
很快,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