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唐朝小地主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错综复杂
  第三百二十一章 错综复杂
  忽然回身,韩瑞问道:“马御史,刚才你说,除了我之外,顾秘书也有嫌疑?”
  “没错。”马周点头道:“不过此事,本官自会审理,无须你多问。”
  韩瑞默然,叹气道:“那就有劳马御史了。”
  到了这种时候,多说无益,韩瑞走了,心情复杂,非常愤怒,十分沉重,堵得慌,好像要喘不过气来似的。不久之后,书吏领着韩瑞,来到一间房中,韩瑞知道,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自己就要待在这里了,与衙门牢狱之中的囚犯相比,待遇还算不错,有榻有席,粗布纱帐,杯盏水壶,甚至连笔墨纸砚都有准备,如同简单的客房。
  只要不跨出房门,在屋里做什么事情,也没人理会,一日两餐,更是不缺,不过菜肴肯定不能与家里相比就是了。
  就在韩瑞打量自己的新居之时,秘书郎顾胤,也给人客气的请到御史台,听到事情的始末,顾胤愣住了,不过也像韩瑞那样镇静,没有大呼小叫,哭天抹泪表示清白,而是冷静说道:“此事,与我无关。”
  “韩校书告假的几天,刻坊事务,是你在负责吧。”马周问道。
  “的确如此。”这是事实,不容否认,顾胤承认,补充说道:“是颜少监的安排,暂代韩校书兼顾几日。”言下之意,事情不是他自愿代劳,只是义务帮忙。
  “既然负责刻坊事务,那么匠役印制佛经,你应该见到,为何不阻止?”马周问道,这是关键。
  没有迟疑,顾胤立即说道:“我以为,那是正常情况,便没有多问,谁知……”
  唯恐众人不信,顾胤继续解释道:“我只是兼管,督促检查匠役是否认真工作,至于具体的事情,怎好指手画脚。”这个解释,也合乎情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许顾胤真的不知道,刻坊不允许印制佛经的事情。
  不过,到底是真是假,也须要仔细查证,马周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根据匠役的口供,更改变动的事情,是在你离开之后,才突然发生的,在此之前,传令的书吏,好像与你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真是无妄之灾,顾胤心中哀叹,辩解说道:“那是因为我初到刻坊,恰好遇上了那人,便让他带领我参加视察,只是初次逢面……”
  马周瞥望,旁边的录事书吏,已经将对话记录在案,随之又继续盘问,顾胤对答如流,滴水不漏,誓言旦旦。
  末了,马周说道:“顾秘书,此事关系重大,陛下恼怒,所以要仔细核实,希望顾秘书不要见怪,配合我们的工作。”
  “理应如此。”顾胤苦笑道,没有拒绝的余地,无奈跟随书吏下去。
  随之,一个书吏进来禀报道:“马御史,礼部几人到了。”
  “请……”马周说道,为人生性缜密,马周自然不会把目标,局限在韩瑞与顾胤身上,反正是上头的指令,几个礼官也有吩咐匠役办事的资格,焉知不是他们下达的命令。
  须臾,礼官来了,莫明其妙,听到马周的叙说,才明白怎么回事,十分自然,纷纷表示事情不是自己所为……
  一阵盘问,马周也是客气的请他们留在察院作客,知道没有推托的可能,几个礼官也自认倒霉,接受事实,叹气而下,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是奉皇帝旨意办案,哪怕只是八品的监察御史,一样压得他们乖乖就范。
  当然,能给匠役下令的,也不指几人,但是马周也不是漫天撒网,只是揪住其中的几个线索而已,已经盘问清楚,近些日子,与刻坊书吏有所接触的,就是韩瑞、顾胤,还有那几个礼官,自然就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其中,嫌疑最大,最有可能的,肯定就是韩瑞,马周翻阅宗卷,回忆刚才问话的情形,目光闪烁,考虑疑点,破解案情,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寻思片刻,马周着令听案的手下畅所欲言,看看是否得到新的线索。
  “依下官之见,事情明显,就是韩校书所为,耐不住朋友情面……现在后悔也晚了。”
  大部分书吏赞同,不过也有执不同意见的,辩驳说道:“顾秘书也有可能,前脚才走,随之就变了指示,未免太巧了吧。”
  “不然,人家已经是秘书郎了,之前又是越王府的功曹,顾秘书与韩瑞,应该素无怨隙才对,怎么可能设计陷害……”
  马周听到这话,心中微动,表面不动声色,示意众人继续发表意见。
  商讨片刻,气氛高炽,一人激昂说道:“几个礼官的嫌疑最小,但是世事难料,越觉得不可能的,有时候偏偏就是事实,所以也不能放松,对了,还有秘书监诸官,韩瑞身负盛名,难道就没有几个嫉恨的?同理可推,中书、门下、尚书……”
  不愧是御史台的,勇于怀疑,在这人的眼中,除了自己,个个都有嫌疑,都要仔细调查,偏偏却得到众人的肯定,本来就是这个理,不查,怎么证明他们的清白?
  见到众人越说越离谱,居然打算请房玄龄过来请教问题,马周脸黑了,斥喝道:“胡闹,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回去,整理案卷,清闲无事的,再去盘问那些匠役,看看是否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当然,最紧要的,就是追捕那个书吏,只要人找到了,事情就清楚了。”
  “喏。”众人应声,纷纷散去。
  继续翻阅宗卷,明面上看,肯定是韩瑞之过,要是不是,那么事情就复杂了,马周沉吟,思考良久,若有所思,也随之起身走了。
  此后几日,马周继续查证,韩瑞等人,也一直不得离去,却是不清楚,此事在京城之中,也开始沸沸扬扬了,按理来说,这件事情,犯事的,只是九品小官,承办案子的,也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相对满城尽是王公权贵的长安来说,相当于绿豆芝麻的小事,根本不算什么,不至于闹出多大的动静。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且不提韩瑞本身的名声,单说这事的起因根源,却是为了印制佛经,那些和尚知道了,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在他们眼中,韩瑞为了宣扬佛法,甘愿舍身饲虎,真义士也。
  呃,出于宣传需要,难免有几分夸大,不过那些拜佛的信徒听闻此事,却深信不疑,纷纷交口称誉,人还没死呢,就开始商量要不要给韩瑞树碑以记,正是由于他们的口耳相传,不用多久,事情自然全城皆知。
  最先作为反应的,当然是和尚的对头,那些道士很是不愤,秉承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的传统观念,诋毁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可怜的韩瑞,本来是想借病,躲开争端,却是没想,最后还是卷进其中。
  自然,与宗教人士相比,全城百姓,却占了绝大多数,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围观打酱油,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以忽略不计,其他的,关心韩瑞,不管事情是不是他做的,都希望他能够度过难关,厌恶韩瑞,这个时候,当然是弹冠相庆,幸灾乐祸,恨不能立即听到韩瑞违逆朝廷旨意,按律当的消息。
  “已经四天了,夫君还没有回来,阿耶,怎么办?也不知道,夫君在御史台过得怎样。”郑淖约心急如焚,这些天来,这句话已经重复了千遍。
  郑仁基叹气,耐心劝慰道:“约儿,不用担心,听马御史说,符节很好。”
  没有办法,韩瑞等人算是待罪之身,为了防止他们与家人串通,伪造证据,破坏办案,肯定不允许探望,连郑仁基也没有办法,只得通过马周,打探韩瑞的状况。
  “给关在狭小的屋子里,吃的是浊水淡饭,又不能洗浴,夫君平日就喜干净了,怎么能好得起来……”郑淖约忧虑自语,近日来,为了韩瑞的事情,寝食不安,再这样下去,迟早忧思成疾。
  这种状态,劝解几天了,却没有效果,郑仁基与崔氏很是担心,对望了眼,郑仁基说道:“约儿,你放心,只要此事不是符节所为,他很快就能出来了。”
  “阿耶,说了很多次了,夫君是清白的。”郑淖约愤然道:“肯定有人陷害夫君,马周怎么不相信。”
  口说无凭,没有确凿的证据,哪个肯轻易相信,郑仁基心中叹气,自然要附和女儿之言,这件事情,一环扣一环,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怎么看,都像是韩瑞所为,凡事,也要考虑最坏的结果,要是没有新的线索,证明事情与韩瑞没有关系,必然会坐实了罪名,那个时候,应该怎么办?郑仁基皱眉,有些束手无策。
  郑淖约也有这方面的担忧,情急之下,忽然想到了李承乾,连忙说道:“阿耶,夫君与太子殿下交好,能不能请他帮忙疏通。”
  “不可。”郑仁基连忙阻止,轻声道:“不到逼不得已,千万不可向太子求助,免得弄巧成拙,那就麻烦了。”隋朝遗臣,郑仁基自然了解,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微妙,要是处理不好,指不定没事也变成有事。
  “那该怎么办。”郑淖约愁闷道:“虞公说他会想办法,直到现在,却没有动静,再拖延下去,我担心夫君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