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南海风云录 > 第七十四章 巴巴罗萨
  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全部机械化的智利军队几乎是用行军的速度,之用了1周就占领了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西部的全部领土,目前正在重新集结部队,准备从2个地方翻越安第斯山脉,向玻利维亚东部继续前进。
  这时候巴西坐不住了,跳出来想当和事佬,主要它不想与智利这个明显偏袒南海联邦的国家为邻,那样的话,说不定哪天智利军地就打进巴西境内了呢。但是智利政府根本就没理睬巴西政府的调停建议,在开战第10天,就用2个师的兵力翻越了安第斯山脉,向玻利维亚东部地区挺进,看这个形式,用不了1个月的时间,玻利维亚就得亡国。
  智利军队这边进展顺利,远在欧洲的小胡子终于也坐不住了,眼看着南海联邦航扫太平洋北部,先是把澳洲吃进了肚子,然后又开始进攻美国,不仅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还重创了美国陆军,大有横扫美国西部的趋势。
  而远在南美的智利小国,居然也在南海联邦的怂恿下,开始在南美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还搞得有声有色。通过阿根廷的德国情报人员发来的消息,很多智利军队中都有南海联邦军官的身影,他们使用的武器虽然是智利国产的,但是除了铭牌和商标不一样,几乎每个螺丝钉的位置都是一样的,不用问啊,这也是用联邦技术生产出来的。
  在小胡子看来,南海联邦不仅要北美大陆。还想把南美大陆也吞进去,这个胃口可太大了。与刘芾一比,自己在欧洲折腾了这么半天,也不咋滴啊。知耻而后勇,小胡子决定不能让刘芾给比下去,你能打美国,那我就能打苏联,看看咱们谁先成功。[
  1941年6月1日,比历史上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苏德边境苏联一侧发起了突然进攻。德军为了进攻苏联已经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按照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制定的计划,德军将组成北、中、南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17个师,再加上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的50个师,总共167个师的兵力,另外还有28个德国师作为预备队。
  为了这次进攻行动。德军总共调集了4500多辆“黑豹”中型坦克、2000多辆德军自行开发的3号和4号坦克,另外还有700多辆捷克生产的35t和38t坦克。除此之外,德军还在东线战场上投入了近40000门各类火炮,基本上算是倾其所有了。
  因为与南海联邦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合作,不仅德国陆军在坦克发展上前进了一大步,德国空军在作战飞机上的设计与生产上更是格外看重。这次戈林元帅调集了200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前来支援东线的三个集团军群。其中采用了联邦发动机的bf109f战斗机就有900多架,这是最新生产出来代替e型机型的战斗机,它比原来的e型机的航程要远一半,机身也轻了不少,更加灵活。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陆军元帅指挥。它由一个装甲集群和2个集团军组成,装甲集团包括5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集团军群则包含着16个步兵师,共计26个师的兵力。
  北方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出发,沿着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地,直扑列宁格勒,汇同芬兰军队,共同向这座苏联北方的重要工业和港口城市发起进攻。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指挥,它由2个装甲集群和2个集团军组成,装甲集团中就包括了古德里安所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此时的古德里安已经是上将军衔、第二装甲集群司令了。中央集团总共有50个师的兵力,它们的任务就是在波兰与白俄罗斯交界的比亚维斯托克地区分成南北两路突进白俄罗斯领土,争取在明斯克以西,把这一地区的苏军包围分割消灭。
  南方集团军群由戈特冯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指挥,它由1个装甲集团和3个集团军组成,总兵力41个师,另外还有大约14个师左右的罗马尼亚军队也归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它的任务是从波兰南部和罗马尼亚分头出兵,进攻乌克兰地区。
  按照这份被小胡子成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德军的第一步先是要突破苏联军队在苏德边境上的防御,然后把边境附近的苏军分割包围,逐一吃掉。然后第二步就是攻里加、明斯克、基辅等重要城市,并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收入囊中。第三步就要进攻列宁格勒、莫斯科,迫使斯大林做出让步,与德国和谈。
  而此时苏联在苏德边境上也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时的苏联已经提前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而且它在远东没有了r本这个需要防备的强敌,而是多了一个曾经是军事合作伙伴但是关系越来越冷淡的南海联邦。
  斯大林一直都不放心自己的远东地区,即使没有了r本,但是它对已经和德国走得越来越近的南海联邦的防范心理更加严重,因为在中国北部与苏联的边境问题上,南海联邦不光是不支持苏联,还明显的站在了苏联的对立面上,所以苏军在远东,尤其是海参崴和库页岛地区,还是部署了大批的飞机、坦克和军队,以防止南海联邦军队在这一地区对苏联可能发起的突袭。
  斯大林总共在远东投入了70个师左右的兵力,大概100-120万人,飞机3000架,坦克2000辆左右。而在西线,也就是苏联与波兰、罗马尼亚边境附近,苏联总共有250多个师,430万兵力,是德军进攻部队的2倍还多。
  这时的苏联军队虽然装备还是没有德军精良,但是它们拥有大概23000辆坦克(大部分是1933年之前设计的老旧型号,比如bt型5000辆、t26型10000辆、t28多炮台型500辆、t35多炮台型51辆、t37系列侦查坦克4000多辆、t34中型900多辆、kv1和kv2重型坦克600辆、美制格兰特和斯图亚特坦克700多辆),其中的15000辆布置在苏德边境附近,另外苏联红军还有70000多门火炮也部署在这里。
  苏联空军此时装备的作战飞机大概有19000架左右,但大部分是伊-153、伊-16战斗机和斯勃-3、波特-3型轰炸机,数量占到了总数的80%左右,只有少数比较先进的雅克-1、米格-3、伊尔-2型飞机和美国援助的p39型战斗机。其中超过11000架飞机部署在苏德边境。
  (说起p39战斗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这种战斗机是美国贝尔飞机公司为美国陆军航空兵设计的一款战斗机,它的设计思路非常独特,其一就是把发动机放在了驾驶舱后面,也就是飞机的重心处,使得整架飞机的运动性非常好;第二就是它抛弃了普通上滑动座舱盖而是用了一种类似汽车门一样方式进出座舱;第三它的机头里装有1门37毫米机炮。
  它的优点非常多,比如低空性能优越,非常灵活,火力凶猛,座舱带装甲防护等等,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高空性能非常渣,操控难度大,美军飞行员非常不喜欢这种飞机,把它称作“空中棺材”,美国陆军随即把它打入了冷宫。
  但是随着苏联加入了同盟国阵营,大批在美国仓库中闲置的p39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它们被美国人援助给苏联空军使用。这种飞机一到苏联飞行员手中,立刻就焕发了青春,苏联飞行员非常喜欢这种飞机,尤其是它机头内的那门37毫米机炮,它的火力足以从空中打爆一脸坦克。
  至于p39的那些缺点,在苏联空军看来根本就不是事。什么发动机在机身中维修不便?苏联地勤人员数量多,一架飞机一大群人一起修,一点不觉得维修困难。高空性能差?苏联空军压根也没打算拿对地攻击这么犀利的p39当高空战斗机用,高空中有雅克飞机呢。座舱门不方便逃生?我呸!能装备上p-39的部队前面都带着“近卫”两个字,我们是苏联的骄傲,只要不是凌空爆炸,被击落的时候也是找一个敌人目标冲下去,谁敢逃生!!!
  在美国成了鸡肋的p39到了苏联飞行员手中成了抢手货,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有很多苏联飞行员都是驾驶着p39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他们给这架飞机起了一个绰号,叫“空中眼镜蛇”。)
  此时在苏德边境的苏军基本情况就是人和大炮多、坦克多、飞机多、政委多,但是士兵素质低、坦克质量低、飞机性能低、指挥能力低。另外苏军的部队还存在着一个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部队指挥员严重不足,从元帅到连长,有战争经验尤其是大战经验的挑不出来几个。[
  按说苏联的军队从俄国开始就加入了一战,一直到苏联成立,国内打白匪军,国外打干涉军,周边还有罗马尼亚、波兰、芬兰这些小国给它练手,这几十年里也没闲着啊,就算装备差一点,就是一支百战精兵了,怎么就缺少指挥员了呢?这还得从斯大林这位能把朱元璋都甩出好几条街的好杀功臣的领导人说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