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现言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244章 全村齐杀猪
  现在,基本上每个公社都有苹果园,县里也有大型的果园,而且不止一处。红香蕉到了农历的八月初,不管成熟与否,都摘下来,在果品门市上出售,每斤0.20元。一部分按指标低价供应给了各个机关单位,每斤0.05元,农民是没有指标的。
  有的人家在自己院子里种上两颗,趁着八月节摘了,到集市上买个高价。
  金帅价格就便宜些,好的0.15元,生了锈的0.10元。八月十五中秋节,大人也会给孩子买上二斤金帅苹果,让孩子们解馋。
  下午,姥姥带着悠悠,去了批发部,在那里扫荡了一遍,各种名酒以及有存放价值的东西,看到了就要。虽然现在的物价便宜,不过娘俩要的东西多,花出去近二千元。
  路过邮局的时候,悠悠进去买了几版新邮票,每版八十张,一张八分钱,成版的邮票6.40元。
  自去年来,邮局发行的新邮票,悠悠都是成版的要,每样都买几十版,其实现在国家一年总共也发行不了几套邮票。
  吃过晚饭,姥姥带了些黄桃和蛇果,去找杨奶奶。过了半个多小时,她俩就一块回来了。
  杨奶奶看着桌子上的水果,就说:“妹妹,今年俺们跟着你享大福了,从4月开始,这水果就没断过,吃完这样那样下来了,样样都好吃。
  栽的时候,俺们老人家还说,咱都上了岁数,还费那个劲干啥,等挂果时,就该死了。那知道你要的这果树,都是当年就挂果。
  俺们家两位老人,今年吃着水果,身体比原来好多了。又说多亏俺没听他们的话,把果树栽上了。”
  她俩在那唠嗑,悠悠一会就困了。自己爬上炕,去见周公了。
  就这样,每天大舅他们回去后,姥姥带着悠悠不是去临水,就是去洪城,摘完院子里的水果,就去批发部购物,要不就是逛门市,看到合适的就买。
  姥姥现在总算有了富婆的气度,看到动心的没二话,掏钱就买,再没肉疼过。
  果品门市为了过节,专门进了一批莱阳梨,姥姥这次要的多,哪个门市都要十篓,五十斤一篓才7.50元,确实便宜。
  姥姥的说法是:“都说越吃越馋,还真不假,去年要的那些,俺就没吃够,想起来就后悔。今年得多要些,放着够吃一年的。”
  悠悠看着空间里的80篓莱阳梨,心想:一天合十多斤,应该够了吧。
  姥姥最喜欢的是提子葡萄,本地的葡萄口味酸涩,含水量大,不易储存,放上两天就坏。
  提子就没有了酸涩的缺点,酸甜适中,果质较硬,口感良好。最大的优点是耐储存,常温下保持湿度可以放置一个月。
  悠悠种的提子多,红提、青提、大粒的、小粒的,还有无籽的玫瑰香,不仅颜色紫红酷似玫瑰,吃起来还有股淡淡的玫瑰香味,悠悠最喜欢吃它。
  还有红枣,最后两天,除了冬枣,姥姥把其他的枣都打了。明明可以让机器人摘,姥姥非得亲自动手打,说打过的枣树明年产量高。
  收下来的园红枣、和田大枣和金丝小枣,都适合晒干枣,悠悠全部收进空间,用机械烘干了,天然晒干枣太不方便了。
  快过节了,姥姥和李保国他们结了账。这段时间,他们一共收了14600快银元,44根金条,4600元的玉器,总共花了57720元。
  姥姥看了两趟,王奶奶还是没在家。就给她留了二袋面粉,十斤豆油。
  院里的红香蕉苹果摘下来,姥姥就让大舅带回去了。一共900多斤,姥姥让他放代销点里,能卖就卖,价格和果品门市里一样,也是0.20元一斤。
  农历的八月十四,村里的猪杀完了。一共是416头,66563斤。悠悠高兴的合不上嘴,六百多万到手。
  姥姥对商城里的收入是漠不关心,看着悠悠的高兴样,非常的不理解:“你那里面赚多赚少的有啥用,你又花不上。”
  姥姥看过后世的纸币,对新版的人民币意见可大了,提起来就埋怨:“没事改啥版啊,有钱不能用,想起来就憋屈。”
  悠悠给她解释:“姥姥,咱往外拿的东西,也是用钱买的,没钱可拿不出来东西。”
  下午三点,姥姥给杨奶奶家送了十斤猪肉,就带着悠悠回去了。
  一进村子,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熏肉味。舅姥姥告诉姥姥:“全村杀了四百多头猪,光下水那家都一百多斤,这天又热,大伙就做成了熏肉,能吃到过年。”
  吃过晚饭,大伙都来了,姥姥拿出悠悠准备好的钱,让韩道伟一家家的结算,爱国舅舅负责支钱。
  这次,多的人家一千五六,少的也快一千了。大伙拿着钱,笑的嘴都合不上。开始盘算明年盖房子的事,大伙相互攀比着,盖房的标准又提高了。
  现在,家家又喂了十头猪,到春节还有五个半月,到时候又是二百多斤的肥猪。
  拿了钱,大伙转过头就和姥姥套近乎,“姑,还得您帮忙,门窗上的玻璃您得接着操心,俺们盖房子也用带玻璃的门窗。”
  姥姥回答的爽快:“行,包俺身上了。过了年俺就多进些,都要成大块的,你们想要啥样的随便划。”
  悠悠的商城里玻璃便宜,质量还好,这个要求容易实现。其实,光门窗也用不了多少,就是得去县城买,来回的不易,玻璃还不好带。
  再说了,一般的木匠没有玻璃刀,买的时候就得按尺寸划好,回来万一不合适,还得去一趟县城。因此,农村建房很少有用玻璃门窗的。
  大伙走后,姥姥递给舅姥爷3400元钱。“还是老办法,咱一家一半。”
  舅姥爷留下一千,把剩下的都给了大舅:“你和红英起早贪黑的,这些拿着吧。”
  大舅妈不让要:“爱国,咱爹明年得盖房子,得用好多钱,咱们又没事,就不要了,等咱爹盖好房子再说。爹啊,你大小的是个干部,盖的房子不说最好吧,也不能比别人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