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乱世栋梁 > 第十章 诛三蠹
  建康城,鄱阳王府,一处小院内,李笠正和蔡全切磋武艺:蔡全手持长棍进攻(捅/刺),李笠防(左右躲避)。
  双方距离在一丈六左右,不能进,也不能退。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李笠带着护具,护住头部、面部、胸腹、裆部和腿部,而蔡全不能向前移动。
  二丈长的木棍,其实就是槊杆,蔡全是武人,当然练过槊,如今用的长棍虽然没有槊头,但捅在人身上,还是很疼的。
  然而,无论蔡全怎么捅,棍子前端就是碰不到李笠。
  李笠就像一尾滑不溜秋的泥鳅,蔡全怎么都“抓”不到对方。
  相比方才李笠捅、蔡全躲,蔡全可是有过半次数躲不掉。
  为什么会这样?练了多年马槊的蔡全知道:眼力(反应),以及随后的应对(躲闪)。
  首先要就是判断出棍子的刺击方向,应对,就是身体做出动作,进行躲避。
  有的人面对刺来长棍,根本就反应不过来,遑论躲闪;有的人,看见长棍刺来,想躲,却因为动作慢,躲不了。
  简而言之,就是当对面有长棍刺来时,眼睛要看到,然后身体能躲开。
  蔡全觉得自己和李笠较量时,眼睛能看出对方刺来长棍方向,奈何动作没对方快,所以有过半次数躲不掉。
  而李笠,眼疾“身”快,既能看清长棍的动向,也能“身轻如燕”,灵活躲闪。
  “行了,行了,我认输。”蔡全停手,将长棍驻地:“你小子到底怎么练的,练出如此身手来?”
  “军中怎么练,我就怎么练,不过,适当加以改动。”李笠脱下护具,拿手帕擦汗,“先给人当靶子,穿上护具站着不动,任人捅,捅个上千次,才算入门。”
  “什么?哪有这般练的?”蔡全觉得难以置信,李笠便将心得一一道来。
  正常人,看见当面飞来一物,或者有物体快速接近面部时,会下意识躲闪(譬如后仰),亦或是下意识闭上眼睛,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那么,想要练反应、躲闪能力,首先得克服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亦或是恐惧。
  譬如后世的拳击训练,他听说初学者就是要睁着眼睛挨打(对方击打面部),直到克服这种恐惧,能够睁着眼睛,看对方拳头的轨迹。
  只有看清楚了轨迹,才能做出应对:判断拳头的击打方向,以及手臂距离。
  当然,这得进行后续一系列的练习,把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练好。
  经过长期训练的拳击手,可以做到任由普通人挥拳击打自己,而自己在不反击的情况下,完美躲避对方的每一次拳击。
  于是,李笠将其用在躲矛/槊训练上。
  而人在挥拳的时候,会有预备动作,只要察觉这些预备动作,就能提前预测对方的出拳轨迹。
  最简单的道理:要出拳打人,首先拳头得往回缩,也就是蓄力。
  挥拳打人是这样,持矛、槊攻击时也是如此。
  李笠参照后世拳击手训练方式,先当固定靶给人捅,克服恐惧,然后瞪大眼睛看持矛者的动作,尝试着预判对方的刺击方向。
  就这么被人捅了无数次后,他适应了,也有了经验,渐渐有了判断以及‘预知’能力。
  然后就是例行锻炼,增强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既要能“眼疾”,也要“身快”。
  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也和后世常见的拳击训练差不多,他没练过拳击,但在短视频流行的年代,接收的信息量很多,其中包括拳击爱好者的炫技。
  常见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一是用弹力球,二是用旋转棍,所以李笠就拿来用。
  弹力球,就是头上戴着头带,头带的前额位置用牛皮筋系着个小球,牛皮筋的长度略小于臂长,然后双手握拳,向前方击打小球。
  击打力度越大,小球回弹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很容易被弹回来的小球砸脸。
  至于旋转棍,就是一个竖着的立轴,下端是一个可以灵活转动的横棍,横棍的末端扣在立轴上,可以灵活旋转(水平方向)。
  练习时,用拳击打横棍前端,横棍受力,就会绕着立轴旋转,从另一个方向扫过来,这个时候,得将其打回去。
  就这么来回击打,击打的力度越大,回扫的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手就会被回扫的木棍砸中。
  李笠就这么练,坚持练,练习成果,就是蔡全在一丈六的距离上,用二丈长的长棍捅(刺),怎么捅都捅不到。
  这么长的棍子,使用者拿在手中要捅人,预备动作很明显(相对而言),且速度较慢(相对而言),所以对于进行了高效训练的李笠而言,躲避起来较为轻松。
  不止是他,梁森以及许多青壮都在进行这种训练,效果是很不错的,彭均也在练。
  “你练躲槊法...莫不是打算骑战?”蔡全问道。
  李笠点点头:“是呀,将来报效国家,说不得上阵厮杀,若能策马驰骋沙场,想来立功的机会会更多。”
  战场上,只有骑兵才会频繁用到“躲槊”这种技艺。
  因为步兵都是持矛列阵,作战时左右都是人,肩并肩,和敌军结阵长矛兵对捅,个人是别想左右躲闪的。
  骑兵就不同,骑战时(混战),双方持槊互捅,如何避开对方刺来的槊,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而骑兵冲击长矛兵,如何避开长矛,也是骑兵必然考虑的问题。
  当然,小股步兵交锋,散兵白刃战,长矛对长矛,长矛对刀盾,也有躲槊(矛)的必要,譬如单刀对长矛,本来使刀者就落了下风,若是连躲矛都做不到,那就只有死。
  蔡全见李笠说得头头是道,且三年时间,就练出如此本事,只觉自己多年苦练似乎事倍功半,有些郁闷。
  李笠继续讲解:“其实长杆兵器可看做杠杆,对于使用者来说,长杆兵器是费力杠杆,蔡兄还记得什么是‘费力杠杆’吧?”
  三年前,李笠向蔡全提过“杠杆原理”,并进行了一番解释,托名“克虏伯亲传心得”。
  “呃..记得吧。”蔡全挠挠头,若不是李笠当年说这是克虏伯亲传心得,他还真记不住什么是“费力杠杆”。
  李笠开始讲自己的心得,要用物理知识,‘分解’槊(矛)法的各种动作要领。
  长杆兵器(矛、槊)的使用,脱离不了物理常识,对于使用者而言,长杆兵器就是费力杠杆。
  交锋时,对手施加在杠杆远端(矛头)一份力,那么使用者就得花数倍的力量,才能和对方僵持。
  不过,费力杠杆的好处是省距离,所以,使用者只需要让杠杆(矛)的近端(矛的尾端)画一个鸡蛋大小的小圈,那么杠杠的远端(矛头),就会划出脸盆大小的圆圈。
  使得防守方极难判断矛头的轨迹,防御范围变大,应对起来很困难。
  同理,如果使用者将长矛举过头,横向挥舞,双手只需要和矛的末端一起在头顶划个小圈,矛头就会在外围画大圈。
  若马槊长二丈四尺,扣去双手握持的长度(假设是四尺),那么这就是直径有四丈的大圈,在这大圈范围内的人,只要躲不过去,被槊杆甚至槊头砸中,嚯嚯...
  所以,要想长矛、马槊威力大,臂力和膂力(腰力)要强,还得掌握发力要领,只有这样,才能把一身力气集中在矛(槊)杆。
  进而将力量传递到矛(槊)头,使得长矛、马槊成为杀人的利器。
  蔡全见李笠一边说一边比划,只觉茅塞顿开:李笠这么一分析,军中流传的槊(矛)法口诀、要领,就好理解得多。
  他愈发想知道克虏伯的真实身份:“李郎,克虏伯到底是国朝哪位大将?”
  “我也不知道啊!”李笠一脸无辜的说,“国朝赫赫有名的将领那么多,我无缘一个个看过,如何知道他是谁?”
  “这样啊...”蔡全喃喃着,觉得有些遗憾,不过很快就振作起来:“不要紧,等那侯景作乱,想来克虏伯不会作壁上观。”
  说到侯景,蔡全有些感慨,因为这几个月来,坐镇合肥的鄱阳王已经数次向天子示警,说占据寿阳的侯景有异动。
  朝廷打算和魏国(东魏)和谈,侯景几次上书,说和谈毫无必要,魏国不足惧,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不仅鄱阳王说侯景要反,北司州刺史羊鸦仁,甚至把侯景派来鼓动他一同起兵的使者押送建康。
  种种迹象都表明,侯景要狗急跳墙。
  据说天子不以为然,依旧厚待身处寿阳的侯景,蔡全愤愤的说:“三蠹之一,那个中领军朱异,讥讽大王,说大王竟然不许朝廷养一食客!”
  蔡全不认为侯景狗急跳墙后,能弄起多大的风波,但对于鄱阳王的示警被朱异这么无视,蔡全十分反感。
  考虑到李笠是靠着走三蠹之一徐驎得了路子,才当了东冶监作,蔡全就没多说,李笠也不以为意。
  就在这时,有侍卫匆匆而来,来到蔡全身边,低声说:“不得了,外面都在传,说那侯景于寿阳起兵作乱了!”
  “什么?他真做乱了?”蔡全有些惊讶,不过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李笠则侧耳倾听。
  “真的,如今都传开了。”侍卫喘着气,将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就在前几日,八月十日左右,豫州牧侯景声称“三蠹”祸国殃民,于是在寿阳起兵,要诛杀“国贼”。
  三蠹是谁?中领军徐磷、太市令陆验、少府丞徐驎。
  李笠听到这里,忽然觉得滑稽:我是走了徐驎的门路,才当了东冶监作,那若是朝廷要杀三蠹以谢天下,我算不算奸佞同党啊?
  才怪,他这种小角色,根本就没人注意,走三蠹门路的官吏多了去,要清算,他得排在末尾。
  再说,天子也不可能对“三蠹”有任何举措,否则,不就是默认侯景说得没错了?
  蔡全想了想,看向李笠:“我认为侯景不过是丧家犬,叫几声也就消停了,那么,接下来就看看他是不是如你所说,能够搅风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