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大明略 > 第251章 制衡
  “翰林庶吉士,无品领钦差。 一朝查冤案,钓出条条鱼来……”。
  傍晚时分,仲逸如约来到袁府。管家来报:袁大人还未回府,请他客房品茶等候,谁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门口传来了袁若筠的声音。
  这?算是作诗吗?
  仲逸暗暗笑道:听过大鱼、小鱼,她竟想出‘鱼’这个词儿来。
  想必,这位袁大小姐对自己此次博野县之行,也知道了个大概。
  “你们先退下,老爷回府后,立刻向大小姐禀告”,丫鬟莺儿向门口的下人吩咐一声,那人立刻退了下去。
  “筠儿见过师父”,袁若筠一脚迈进门槛,却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丫鬟莺儿忍俊不禁,只得用手轻轻掩住口鼻,但还是笑出声来。
  莺儿表面与袁若筠是主仆,私下里与闺蜜无异,袁若筠知道她对仲逸的心思,故此二人见面时,也不回避她。
  ‘砡’字做何解?一块石来一块玉,莺儿将她作‘石’,而仲逸则是那块‘玉’。
  当初莺儿向仲逸求得这个砡字,后来袁府筠知晓此事后,竟有些感动:若非仲逸是个大活人,她还真愿分一半给这个好丫鬟。
  用莺儿的话说:她只要偶尔能见见这位‘仲大人’,心满意足了,袁若筠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她与仲逸间偶尔来往,也少不了这个贴身丫鬟的协助。
  如此不拘一格之事,恐怕也只有她袁若筠能做出来。
  “袁大小姐,难得啊,多日不见,竟变得如此乖巧?”,仲逸拍拍桌包袱,示意她们二人靠前来。
  “又带礼物了?”。
  袁若筠急忙前制止道:‘先别打开,让本小姐猜猜,这次,你去的是博野县,一个小小的县城,能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吃的东西免了,本小姐次说过,这吃食最乏味了,还有……”,袁如筠笑道:‘还有什么玉石、折扇之类的,虽吃的东西,虽雅一点,但也没什么稀罕……’。
  啧啧,转眼间,方才还行师徒之礼的袁若筠,那刁蛮劲又来了。
  “保定铁球,结构复杂、球有球,里边装有音板,声响各异,时高时低、清脆悦耳”。
  见袁若筠一时猜不出,仲逸索性直接打开包袱。
  “不仅外表亮丽,还可以把玩呢,”,仲逸手转动着两只铁球:‘听人家说,可以活动手指、促进循环呢’。
  “哇,春、夏、秋、冬,四只铁球、四幅画面啊”,一旁的莺儿急忙打开盒子,却见几只色彩斑斓的铁球映入眼帘。
  “嗯……,勉强吧,还算有点意思,本小姐收了”,袁若筠随意一瞥,却见包袱还有东西:‘这是什么?’。
  红红的小颗粒,很好看的样子,不知能不能吃?
  “此物名叫‘春不老’,又名‘雪里红’,属芥菜类。这小罐是腌制好的,味道极妙”,说着,仲逸将小罐递给莺儿:“你尝尝,人家袁大小姐,才不稀罕这些东西呢”。
  “那是,我家小姐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莺儿立刻领会,她打开盖子,微微一嗅:‘确实不错,可做开胃菜,今日晚饭可尝尝’。
  “哼,有那么好吃吗?腌菜,能好到那里?”,袁若筠一脸不屑,而后向莺儿吩咐道:‘把那盒铁球送到我的书房,什么雪里红的,赏你了’。
  “谢过大小姐,谢过仲大人”,说着,莺儿缓缓走出屋门。
  “看你这钦差做的?冒如此大的风险,还立了功,怎么朝廷连个表示都没有?”,袁若筠这话倒不是戏谑之言。
  在她看来,她的‘师父’理应受到奖赏。
  “不对啊,按照以往,袁大人从不向你提起朝之事,为何这次,你是如何得知?”,仲逸再明白不过:若非袁炜,袁若筠又如何能知晓这些朝之事呢?
  “这话,你都能说的出口?真是世风日下、人心难测啊”。
  袁若筠顿时拉下个脸:“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回到京城也不说一声,筠儿担心你,这才苦苦向爹爹打听……”。
  “你?”,仲逸正欲训斥一番,却见袁若筠一脸委屈的样子,话到嘴边,却只得压低声音:“你如此多番打听,若是让你爹爹知晓我们之前早相识,岂不是要坏事?”。
  “相识怎么了?你……”,袁若筠正欲开口,却听门外传来莺儿的声音:“老爷回来了,请仲大人过去一起用饭”。
  “哼……”,袁若筠一脸不悦的出了屋门。
  “仲大人莫怪,前些日子,老爷又提到小姐的婚事,说是什么镇国将军的公子,二人又为这事闹僵了”,一旁的莺儿向仲逸劝道:“其实,小姐的心里,只有一人……”。
  “莺儿,快去看看你家小姐,我要见袁大人了”,仲逸急忙打断莺儿的话。
  “好吧……”,莺儿望望仲逸,微微叹口气,匆匆走向院外。
  ……
  “袁大人,听说那日在议事之时,你一直在为学生说话,借贵府的美酒,学生自干一杯,略表谢意”,说着,仲逸一饮而尽。
  因师父凌云子与袁炜故交的缘故,况且仲逸通过国子监考入翰林院,袁炜又是礼部侍郎。
  故此,在私下里,他自称‘学生’,也能说的过去。
  “区区几句公道之言,不算什么。只是徐大人苦心部署,最后还是未将严氏扳倒,哎……”。
  袁炜轻轻放下酒杯,微微叹道:“原本想着,等你在朝站稳脚跟后,再介入朝之事,但此次繆大柱夫妇一案,将你推向风口浪尖,恐日后有人要对你不利”。
  “袁大人多虑了,学生区区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无权无品,自无威胁,恐怕入不了某些人的法眼。如今,博野县的差事也结了,学生依旧在翰林院,当个闲差便是”,仲逸连连笑道。
  “总之,以后行事定要小心才是,袁某今日叫你来府,是有一事嘱咐”。
  当此时机,袁炜请仲逸到府,自然不是单单为吃顿晚饭而来。
  “如袁谋所料不错,不日,皇定会召见你,到时……”,袁炜压低声音:“到时,若问你对此案的看法,你千万不要提及背后的严氏”。
  原来如此,这才是袁炜请他来的重点。
  “哦?此案背后之人是严士蕃,为何不能提?”。
  仲逸立刻起身道:“学生不解,还请袁大人示下”。
  “此案,从知县到知府,还有按察使,刑部的左侍郎等,都被问罪。三法司合议时,这些人,有为立功抵罪的,便将之前与他人一起做过有违朝廷律法的事,全给检举出来。
  如此一来,又有十几位朝廷命官被罢官夺爵、押入大牢。小小一桩命案,竟有二十余名朝廷命官牵扯进来”。
  袁炜一字一句道:‘这些人,几乎全有严氏背景’。
  二十多人被查办?仲逸心暗暗道:“怎么之前从未听过?如袁炜所说,定是三法司再次合议之后的事儿了”。
  “一桩小案,后来渐渐演变为严氏与倒严两方的较量,如今严氏折损的二十余人,仅四品以的有七人。而倒严的徐大人这边------毫发无损,所以……”。
  袁炜继续道:“所谓制衡之术,不可能让一方独大”。
  仲逸刚欲开口,却见袁炜叹道:“况且,此次即便揪出幕后之人,也只是严士蕃而已,只要严嵩不倒,还是伤不了元气”。
  制衡,又是制衡。
  ……
  从袁府出来后,仲逸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许:当此关口,袁炜依旧想着提醒自己,倒是难能可贵。
  “拿下几个三品四品,算什么?”,通过袁炜那番话,仲逸敏锐的察觉到:“严氏所做之事,皇早有察觉,而此次之所以放过他们,或是因时机不成熟,或是另有深意”。
  若因查办严氏罪证不足,倒可在恰当的时候,再推一把火:一把可将其彻底覆灭的熊熊大火。
  ……
  “仲老弟,你可算回来了”,见仲逸回来,樊予立刻迎了去,急切的问道:“怎么样?朝廷封我为五品郎,你呢?旨意里怎么说?”。
  “旨意?”,仲逸苦笑道:‘旨意里说了:翰林院庶吉士仲逸,依旧为---------翰林院庶吉士’。
  “怎么会呢?”,樊予一脸疑惑。
  “行了,进屋再说吧”,此刻,仲逸脸竟有几分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