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明末大权臣 > 第三十二章 论功行赏
  皇太极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喜不自胜,却又不敢深信,赶紧追问了一句:“消息当真?”
  “是锦衣卫传过来的消息,伪清新立了一个几岁的娃娃为伪酋皇……”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锦衣卫当做是内卫特务组织,是专门对内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锦衣卫从建立之初就是军事组织,是为军队服务的。崇祯朝虽然取缔了锦衣卫,但还保留了一部分建制和原始职能)
  连新一任的大清皇帝人选都有了,皇太极必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这么多年以来,这是崇祯皇帝听到的最大的好消息。
  虽然崇祯皇帝把伪酋皇洪太恨之入骨,却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个雄才大略之辈,平定蒙古征服朝鲜,改金为清等等这些都是他做出来的。
  如今洪太一死,娃娃伪酋皇继位,主少国疑肯定压服不住那些骄兵悍将,内部争斗必然更趋激烈,正是大明朝的好机会。
  至于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则是众说纷纭,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密报里说是多尔衮下手干掉了皇太极,但这个说法颇多漏洞,最不能说服之处就在于,既然多尔衮已经横下一条心干掉了皇太极,做的就是篡夺帝位之事。连弑杀君王的事情走做下了,为何不直接来个黄袍加身自己登基称帝,还要对一个小娃娃俯首称臣?
  这明显不合常理。
  根据伪清官方的说法,皇太极是因病而死,正式的对外口径就是:上有恙,于寝宫坐崩。
  这话就更加的不可信了。
  皇太极正值春秋之年,身子骨硬朗的很,稍微害了丁点微不足道的小病,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话连鬼都不会相信。
  关于皇太极的死,众说纷纭本就是一桩悬案。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才猛然想起那份捷报。
  大旗庄民团的捷报!
  从时间节点上推算,民团报捷前后正是虏酋洪太身死前后。
  难道说那份报捷文书是真的?
  皇太极之死和李吴山的捷报一样,都是破绽重重漏洞百出,从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但人们普遍更相信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崇祯皇帝的内心之中,他更加愿意相信伪酋皇是死于大明壮士之手,而且是被阵斩格毙,因为皇太极的这个死法对大明太有利了。
  只要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对于民心士气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隐隐之中还带着“天命所归”的神秘气息:我大明受上天眷顾,所有反对大明的都不过是跳梁之丑,肯定长久不了,洪太被我大明勇士当场格杀也是命数使然。
  一想到这些,崇祯皇帝就变得异常兴奋,似乎隐隐看到大明朝中兴的影子。
  朕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时时事事谨小慎微,自然就应该得到上天眷顾,总算是看到了一丝曙光。
  “传周应泓。”
  周应泓是御史台的官员,负责调查青泥河一战之事。
  “那个武备李者是怎么说的?”
  “回万岁,无论臣如何问询,那李吴山只是咬死了一个说辞,只说斩杀的就是伪酋皇洪太本人。”
  “他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这种事情,光凭李吴山一个人红口白牙的说肯定不管用,所谓孤证不立就是这个意思。
  要想证实此事,还需要其他的佐证。
  “路恭行是怎么说的?”
  斩杀皇太极的那一战,是路恭行率领巡河营和李吴山的民团一起打下来的,既然要调查李吴山,路恭行肯定也跑不了,同样在调查的范围之内。
  “路恭行说的语焉不详,只是说捉到一个身穿金盔金甲的大将,想来一定是伪清的重要人物。后来又通过敌兵之口证实,那人确实是老奴努尔哈赤的嫡血,必是伪清的宗室。只是当时场面纷乱,来不及仔细询问姓名和身份。”周应泓道:“据臣多方问询,巡河营与大旗庄民团多有不睦,似无串通一气蒙蔽圣听的可能。”
  在激战当中,李吴山把巡河兵们卖了个干净彻底,这种卖队友的行为当然惹恼了那些老兵痞子们,所以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没有人帮他说好话。
  双方的关系很不好,当然没有理由和李吴山一道编造谎言。
  有了巡河营的证词作为佐证,还有缴获的那面黑水金龙大纛,更有带着爱新觉罗家族徽记的佩刀作为物证,结合眼下的局势,这事已经可以算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李吴山没有说谎,他砍死的那个人就是伪酋皇洪太!
  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凡李吴山稍微有一丁点的智商,也不会编造出那么容易戳破的谎言。这边刚刚报上格毙洪太的捷报,洪太本人却是盛京活的好好的,这种谎言简直就是不攻自破,除非那李吴山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早就知道了洪太的死期。
  未卜先知……那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嘛,世间怎么可能会有未卜先知一说?
  “还有一事,需报万岁知晓。”周应泓继续说道:“今日来,京城中颇多传闻,都在疯传我大明勇士阵斩洪太之事,早已街知巷闻妇孺皆知了……”
  大明朝的很多情报,都是民间都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之后,官方才最后一个知道,对于这种事情,连崇祯皇帝都早已见怪不怪了。
  这事已经可以确定了:李吴山的捷报千真万确。
  “一区区乡野氓夫,尚知响应朝廷诏令,出钱出粮组建民团为国效力为君分忧,可见民心在我大明。民心所向,纵是有些个坎坷,亦能如履平川,分明就是中兴之兆。”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有些陶醉了,“于血战之中格毙伪酋,一来是那洪太早已神厌鬼恶死期已至,再者也是那李吴山用心实事,此等忠勇之士当重重褒奖,以彰我大明赏罚分明之意。天下人看了,必然群起效之……”
  格毙洪太,这份功劳已大到了天上去,加官进爵是肯定的,就算是破格提拔重用也不为过。一来是为了酬功,同时也准备把李吴山树立成为一个榜样式的标杆人物,给全天下的忠勇之士看看,表达出一个清晰的意思——只要真心为朝廷做事,朝廷定然不吝封赏。
  “那李氏吴山者,是个什么出身呀?”
  “回万岁的问,那李吴山没有出身,只是个白丁。在乡下有些田产,捐了个分巡武备的微末官职而已”
  白丁?
  白丁好啊。
  一介白丁,正好提拔。
  这种人出身很低,又没有受到官场陈腐习气的沾染,更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便如浑金璞玉一般,一旦提拔起来必然感恩戴德加倍的报效朝廷。
  “着吏科议一议,给个合适的封赏。”崇祯皇帝虽贵为大明之主,但很多事情也不能做到一言而决。给李吴山什么样的封赏还得按照朝廷体制进行:“朕意高封厚赏,莫寒了天心忠勇之士的心。”
  “是。”
  就这样,给李吴山议功论赏的程序就正式启动了。
  吏科大大小小十几个官员,一连议了五七日,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拿出一个章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吴山的身份太过于特殊了。
  他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又是因战功受赏,很难进入比较清贵的文官系统。若是按照朝廷体制遵循以往的旧历,充其量也就是升半品一级,弄个相当于千户的武官职位而已。
  这倒不是说什么功高赏薄,而是因为李吴山的那个分巡武备的官职是捐来的。捐官有一个上限,尤其是地方武职,更是限制的厉害。
  最终,吏科又把皮球踢给了崇祯皇帝,由皇帝本人“圣意天裁”。
  “这李氏吴山者,不在文武本职之内,若是封的太高了,便是破坏朝廷体制。若是赏的太薄,岂不是寒了天下忠勇之士的心?”左思右想仔细权衡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拿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那李吴山不过二十多岁,若是一下子封赏太甚,恐怕会失了锐意进取之心,不如慢慢历练逐步提拔,也好让他继续实心用事。不如先赏他一个显爵……”
  现如今的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官僚了。
  每一个职位之后,都有好几个甚至十好几个等候补缺的官员,早已是僧多粥少无法安排的局面,确实不大好为李吴山安排实实在在的职位。而且他是捐献的官员,统领的又是民团而不是官军,真的不好放出去独当一面,不如先给个显赫的爵位用来酬功。
  所谓的爵位,其实就是一种荣誉称号性质的东西,甚至可以直接用钱来买。虽然还不至于这的到了烂大街的地步,却一点都不稀奇了。
  “二等忠勇伯”这样的爵位绝对不算低了,若是放在大明开国初年,只有那些身经百战的开国元勋才能配得上这个爵位。到了崇祯年间,虽说“二等伯”依旧是个很显赫很风光的爵位,但含金量却没有那么高了。
  “就一个二等忠勇伯即可。”崇祯皇帝说道:“拟旨,诏李吴山进京奏对,届时再论实封。”
  崇祯皇帝的意思就是:先赏一个荣誉称号性质的爵位安抚一下,然后面见一下这个李吴山,亲自考察一下他的言行和为人,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实际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