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古言 >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176章
  白柱尚未脱孝,因此身上没有差事,成日在家逗子为乐,再多教养达山达春两个哥儿也不算什么麻烦事。他听堂兄话里有话,多少知道两个哥儿的教养大约也出了些问题,当即慨然应下,心内暗暗盘算,达山达春两个要好生教一教,至少不能让两个哥儿因为生母的关系,与族里生分了才是。
  第二日穆尔泰南下,安佳氏与金嬷嬷一并随行,只是她们主仆从头至尾不曾露面。
  如英如玉带着达山达春两个弟弟拜别父母,达山达春极为惶惑,不知发生什么事了,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突然抛下他们哥儿俩,将他们交给叔叔教养。而如英如玉只能百般安抚,好在哥儿两个年纪都不算大,没过了几日,由白柱带着玩儿得开心,便渐渐地将母亲的事抛在脑后了。
  在南下的船上,穆尔泰过来妻子的舱房探视安佳氏。
  安佳氏双拳紧握,紧紧地盯着穆尔泰,恨声道:“妾身确是行事不妥,得罪了七姑奶奶、得罪了英姐儿……更加得罪了老爷,如今自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可是稚子无辜,老爷究竟要将两个哥儿怎么办?”
  穆尔泰没接茬儿。
  这几日他每次到安佳氏这里,想与妻子说几句话,安佳氏都摆出这样一副仇人似的姿态。因此今日穆尔泰只待安佳氏说完,自己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对妻子说:“原是我对不住你,当年娶了你,结果却害了你。”
  只因这一句话,安佳氏突然有些撑不住,垂下头,用手撑住额角,一个字都说不出。她依旧不服气,但要再与穆尔泰硬顶,她也做不到了。
  “你说得对,稚子无辜。如今我也只能将两个哥儿留在京中,万一有事,保全起来,反而会容易些。”
  安佳氏听见,吃惊地抬起头,疑惑地盯着穆尔泰。她万万没想到“矾书”之事的后果竟这么严重,可是再看穆尔泰,只见他神情肃穆,绝对不似说谎。安佳氏陡然慌了神,连两个哥儿,穆尔泰都要这样小心翼翼地托付给他人。那么,曾经直面那身怀矾书之人的她,又将怎样?
  穆尔泰望着安佳氏,面色沉重,隔了良久方说:“夫人,你若是安分守己,或许十几二十年后还能重现于人前……”
  安佳氏脸色发白,虽然这个结果可能比她预想的略好些,然而她这也几乎是以一生为代价,以偿付她当初收下的两千两白银,这大约是她此生所见,最昂贵的金银?
  “……还有,金氏,金氏不能留了。”穆尔泰虽是不忍,但也不得不将这话说出口。
  虽然安佳氏自己动过除去乳娘的念头,可是事到如今,听见穆尔泰这么说,她还是悲痛难忍,再难自持,索性放声大哭。
  第222章
  大定礼成之后没多久, 石咏与英姐儿成婚的婚期便也定了下来。两家各有各自着急的理由,就干脆选了五月初的头一个吉日。十六阿哥因他本人就是大媒, 所以很豪气地放了石咏一个月假期, 充当婚假。
  然而筹备婚事却是千头万绪, 石家不曾操办过, 自然觉得吃力。
  石家这里,内眷那边的杂务由石大娘挑了大头,二婶王氏则帮着做点儿能做的;外事则都交给李寿并两房家人在外头奔走。忠勇伯府那边, 亦送了两个能干的管事过来帮着石家料理。
  石大娘的兄长, 远在盛京的舒舒觉罗氏大舅,听说妹妹的独子终于不再打光棍了, 便遣了妻子携长子从盛京赶来, 不只有帮忙,亦有给石家撑场面的意思在。石咏自从来到本时空, 还从未见过自己母族的亲眷, 他见母亲欢喜, 心里也自然高兴。
  石咏成婚的新居,自然得设在永顺胡同的赐宅里。
  这边大定一下过,兆佳氏就立即遣人上门量屋子, 打家具。全部家具现打是决计来不及的, 只能量回来再看英姐儿的嫁妆家具合不合适。好在永顺胡同的赐第地方敞阔,屋梁亦较别处宅邸更高些。老尚书府事先预备下的家具倒也大都能用,只有几件条桌几案为了调整尺寸而临时重打,虽说时间赶了点儿, 好歹也在婚期正日子之前都一起赶出来了。
  兆佳氏老尚书府,因有双胞胎闺女出阁,索性与石家与安佳氏一起商议了,将好日子定在一天,这样兆佳氏操办起来只费一回事儿。所以如玉与如英同日添箱、同日送妆,也同日出阁。
  到了添箱的日子,如玉就已经有些紧张。
  她们是双胞胎姐妹,一般年岁,一般模样,甚至这辈子所受的各种待遇都完全一样,只有到了出嫁的这一天,才是分出高下的时候。
  早先放小定大定,石家与安佳氏两家送上的礼完全是比照着来,明面儿上不分高下。但也可能是太过敏感的缘故,如玉总觉得石家隐隐有压过安佳氏一头的意思,原因就在于石家送上的那柄如意。
  如意象征“吉祥如意”,是最重要的聘礼之一,每每都是在放大定的时候,由男方母亲交给全福太太,再由全福太太递到女方手中。这如意的材质不同,身价不同,往往也喻示着男方家中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两家送上的都是玉如意,但是石家送的是整块羊脂白玉雕成的如意,玉质细腻温润、白如截肪,那雕工也是一等一的。兆佳氏门楣不低,如玉好东西也见过不少,待见过妹妹的那柄玉如意,见到上面内造的标示,便晓得是御赐之物,石家虽说家世不显,但是却舍得用最好的东西来求娶英姐儿。
  如玉望着自己得来的那只翡翠如意,心知肚明,哲彦不是长子,所以安佳氏那边的舅舅舅母对自己这个媳妇……也没那么重视。
  但这如意的事,如玉其实并不知晓内情。这柄玉如意,乃是随石咏那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一起赐下来的。皇帝既然选择了给石咏赐爵位,撑脸面,自然顺带手连这最重要的一件聘礼也一块赏了下来,石家全没有据为己有的道理,于是乎在下定的时候交到了如英手里。哲彦家没经过这样一出,给如玉送来的那柄翡翠如意,是上等缅玉所制,请扬州的玉雕工匠雕刻而成,亦非凡品。如玉心中暗暗埋怨舅父舅母和哲彦,其实也有点儿冤枉了安佳氏一家子。
  添箱之时,如玉也格外在意,尤其是七姑母十三福晋那里,她唯恐十三福晋对如英照顾有加,添妆时分出了伯仲,那她这个做姐姐的,岂不是失了颜面?
  可是如玉又想,若是十三福晋当真在她们两人之间分出了伯仲,她又能怪谁?还不是得怪自己当日在清虚观里一时糊涂,将妹妹反扣在房内,不许她出去帮忙么?可是,那时的如玉又怎有这先见之明,能预见到如英当真将那绝不可能的做到的一一都做到了呢?
  一步踏错,便步步踏错,即便后来如玉尽力弥补了,可如玉还是觉得在七姑母那里始终提不起头来。
  好在十三福晋与别家亲眷一样,给两个姐儿的添箱礼如出一辙,不分伯仲。如玉如英两个齐齐上前,向十三福晋行了礼道谢。
  姐妹两人的嫁妆,此刻都放置在内院中供人欣赏,谓之“晒妆”。姐妹俩各自九十六抬嫁妆,从上等花梨木打造的家具箱笼,到衾被枕褥、四季衣裳、锦缎尺头、头面首饰、书画古玩……一应家居陈设及日常用品,姐儿俩便是嫁出去,也可以自给自足。九十六抬大红什盒将整座院子摆得满满当当的,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老尚书马尔汉在世的时候,马尔汉夫妇是将如玉如英两个侄孙女当亲孙女养在膝下的,因此嫁娶银子也照家中其他出嫁女的例,早早就备下了。早年间双胞胎参加选秀之前,她俩的嫁妆就已经备得七七八八,待到一出国孝,小定一放,白柱媳妇齐佳氏接手家务,更加雷厉风行地将剩下缺的都添上。
  两姐妹的陪嫁中,还各自有一片瓦、土坯若干,这是早年间穆尔泰还在京为官的时候,就为双胞胎备下的产业,各自有一处小宅,十顷良田。穆尔泰因为身有官职的缘故,与双胞胎一直聚少离多,甚至这位当爹的有些专断独行,固执地认为只有自己觉得好的,才是对儿女最好的,可是真到了嫁女的时刻,这当爹的也不敢含糊,倾其所有。只是他因故不得不远赴广东,不得亲自主持嫁女的盛事,这于父女三人,多少都是遗憾,无法弥补。
  待添妆礼毕,两个姐儿的嫁妆已经塞得满满当当,什盒里连空地都没有了,只待明日安佳氏与瓜尔佳氏两家催妆的上门,兆佳氏便遣人送妆,届时便将两姐妹各自的新居妥当装点,如玉如英两个从此各自的人生。
  兆佳氏府里这边在行添妆礼的同时,石咏则被薛蟠请去了松鹤楼吃酒。
  早先贾琏得信,听说石咏终于定了亲,自是大喜。唯一可惜的是他人在山西,没法儿在石咏婚期赶回京中道贺,唯一只能从山西送了贺礼并好些土产回京,与荣府的贺礼一道拢了拢,并成一副大的,送到永顺胡同。
  于是乎石咏看着礼单上明晃晃写着“山西老陈醋两坛”,只能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干笑两声。
  而薛蟠则在石咏成亲的前两日请石咏喝酒,没有选松鹤楼二楼敞亮的大厅,而是特特选了三楼的包间,可供招待十人的大桌,只做了这哥儿俩。薛蟠贼忒兮兮地点了菜,偏还不教石咏知道。等到酒菜上来,薛蟠殷勤劝酒挟菜,待到酒过三巡了,这厮才告诉石咏,说是最紧要的一道大菜乃是此间名菜红焖鹿鞭,说是要给石咏补补。
  石咏无语,心想,眼下这可是五月……五月啊!天气已经不算凉快,这薛蟠竟然还给他吃这么燥热大补的食材,偏生松鹤楼的大师傅手艺甚好,将这材料得一点儿腥膻没有,软烂入味,石咏竟没吃出来。再加上他此刻面对薛蟠一张诚恳无比的笑脸,晓得对方纯是一派好意,他便唯有望天。
  “茂行,这件是我特特为兄弟准备的,是送与你的新婚贺礼——”薛蟠贼笑着,将早先为石咏备下的“厚礼”取出来。石咏一见,知是古画,随口问:“这是……唐寅的画儿?”
  薛蟠一掌重重拍在石咏肩上,笑道:“还是兄弟高明,一看就知道。”他一面继续坏笑一面怂恿,推着石咏:“打开看看!”
  石咏对这等“软彩”字画的修复工作并不算擅长,但是鉴赏古画挺有经验,当下从腰间解下荷包——与他人不同,石咏的荷包里永远盛放着一柄玻璃厂自产的放大镜。
  待展开这画卷,石咏习惯性地先去看题跋,见到唐寅的名章,用放大镜反反复复看了一遍,点着头道:“看着像是真迹!”
  薛蟠在一旁已经傻了眼:“茂行兄弟,天底下竟有你这样的男人,展开这幅画,竟能先去看题跋——”
  此刻石咏心中却是一派激动,说实话,他在这个时空里,见到的名家字画不算少数,可是唐寅唐才子的亲笔真迹,他还没什么机会亲自鉴定一回。当下没顾得上薛蟠,石咏只举着放大镜,将画幅中描绘人物景致的笔法用色等一起细细看起来,一面看一面赞。
  薛蟠在一旁见到石咏这样,早已呆了。
  而石咏自己,到底是将整幅画卷各处都用放大镜照过一遍,才想起该当将图画全景看个清楚。
  岂料一看之下,石咏突然觉得鼻腔一热,立即有鼻血滚落下来,还好他避让得快,才避免了一处“血染名家真迹”的惨案。
  旁边薛蟠终于得意了,伸手重重拍着石咏的肩膀笑道:“咋样,石兄弟,哥哥的眼光没差吧!这‘庚黄’的画儿,将来你们夫妻在闺房里自去赏玩去——”
  石咏哑口无言,望着画面上栩栩如生的场景画面,心里暗骂一句薛蟠:教了多少遍,不是“庚黄”,是“唐寅”,这厮竟然还未记住。
  眼前这画儿,大幅绢本设色的《风流绝畅图》,竟是后世失传的唐寅所绘秘戏图真迹。
  第223章
  两家联姻的大日子选在五月初八, 初六那日兆佳氏族中众女眷给玉姐儿英姐儿添箱,初七这日则是安佳氏与石家各自上老尚书府催妆的日子。
  代表石家上门催妆的, 乃是富达礼梁志国麾下那一伙天不怕地不怕的正白旗旗丁, 这拨年轻人亦可以算是白柱麾下, 所以他们一行人从永顺胡同行至老尚书府, 一转身便可以充当为老尚书家送妆的。
  催妆的年轻人出发的时候,永顺胡同早已经摆出了全套办喜事的架势,喜棚就扎在石家赐宅的院子里, 喜棚一角搭了厨灶, 但是真正的大灶却搭在忠勇伯府,几个从大菜馆子里聘的名厨在这里轮流坐镇, 一待开席, 便能流水价地奉上各种大菜美点。
  喜棚跟前,早已停了一架簇新的龙凤花轿。催妆的年轻人们便是从这花轿左近出发, 数十骑高头大马列队而行, 当先的却是个极年轻的小哥儿, 不过十岁冒头的年纪,却也一样提着缰,端正骑在高头大马上, 带着催妆的队伍沿街往老尚书府去。
  正白旗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行近老尚书府, 只见对面也浩浩荡荡来了一队人马,两拨人马在老尚书府跟前的胡同口迎面遇上,石家催妆队伍最前头的小哥儿连忙回头一拱手,请众人停下, 只道:“自来长幼有序,自然是贵方先请。”
  那边过来,正是哲彦请来催妆的人,听见石家这样礼数周到地让在外面,顿时对石家极有好感。有人问:“这样年纪的小哥儿,却是这样知书达理,这位……是新郎官儿的什么人?”
  登时便有知情的答道:“那位是新郎的堂弟,别看人年纪小,可已经读了好些年的书了,听说那学问是上了年纪的老儒都夸的。说人家‘知书达理’,可一点儿都没虚夸。”
  带队催妆的,正是石咏的弟弟喻哥儿,区区几个月过去,石喻读书之余,骑术又有些进步,正白旗旗署的人总算放心让他一人独自骑一匹高头大马。今日是哥哥结亲的大事,喻哥儿自然也自告奋勇,与这些正白旗的旗丁们一起,充当了催妆的使者。
  少时玉姐儿的嫁妆先从老尚书府中抬出来,九十六抬嫁妆,在京里只能算是中上,不算太过豪奢靡费,可这送妆的队伍也绵延不绝,石家的人等了好些时候,才终于进老尚书府跟前的胡同。
  石喻便命个骑术好、教程快的旗丁快马回去给永顺胡同报讯,一来通知他们自家因为谦让的缘故,所以耽搁了,二来也是告知永顺胡同,嫁妆很快就要从这边出发,请永顺胡同这边候着的鼓乐手做好准备,一见到嫁妆的影子,便开始大奏鼓乐,开始迎妆。
  一时老尚书府接连抬出一百九十二抬嫁妆,分别朝安佳氏宅邸和永顺胡同两个方向过去,府门口出嫁妆整整出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出完,两边各自浩浩荡荡地迎妆。
  永顺胡同这边,石家赐宅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时下人家嫁女多以二十四抬、四十八抬、六十抬嫁妆为多,四十八台嫁妆便足以装满三间新房。英姐儿的嫁妆却足足多出了一倍,新房放满之后,少不得又开了库房,将那些箱笼什盒先放进去,然后再命人慢慢整理。
  石咏作为新郎,接了未婚妻的妆奁,嫁妆单子则一式两份,核对无误,石家留一份待转交给英姐儿,而兆佳氏府上自留一份。
  嫁妆送到,石家并伯府的仆下一并动手帮忙,将各件家具归位,榻前挂起百子千孙的绣帐,壁上挂起喜庆寓意的书画,古董也专捡金贵的摆放在条几与多宝格上,待一切收拾停当,已是天色渐晚,喜棚下已经挂起灯笼。
  石咏立在上房门口,望着这收拾得精致的屋子,至少在新婚的一个月时间之内,他便要与新婚妻子一道,在这里生活。
  石咏看了半晌,见人都往喜棚那里去了,新房这里只余他一个。石咏便将随身带着的囊匣解下,将里面的瓷枕取出来,放在多宝格一个不大显眼的角落里,然后作了个揖,心内暗暗表达一番感激,要不是有这一位的鼓励与指点,他恐怕还是注孤生的直男一个。
  石咏看看左右无人,便着手准备将薛蟠送给他的那一幅“厚礼”好生收起来——他绝不怀疑薛蟠的好意,也知道这东西名贵,毕竟是唐寅的真迹,决计不能随随便便对待,必须要妥善保存。可若是真叫人亲见了这幅画……他到底还是个脸皮薄的,没法儿正大光明地与人分享这幅真迹的种种“妙处”。
  他正琢磨着该将东西收哪里,那头红娘的瓷枕突然“嗤”的一声轻笑,石咏就立即面红耳赤起来,仿佛他真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被抓了个现行似的。
  岂料红娘道:“咏哥儿,你这是要……防火?”
  石咏:防火?
  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薛蟠送他的这幅“好”画儿,在古人眼中看起来,确实是有“防火”功能的。
  据传说,古人认为司掌火事的火神乃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位黄花大闺女。若是火神见到哪处有火起的可能,急急忙忙赶过去的时候,陡然见到这样一幅闺中秘事的图景,定然羞得掩面而逃,这样,原本有失火之虞的宅邸便能逃过火厄——这种说法,还真是有理有据,没毛病。
  甚至传说前朝在科考的时候,会在考生号舍中的隐秘处也贴上这样香艳的图画,绝无干扰考生心神的意思,纯是为防火考虑。有这样的想象力,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
  只不过石咏没想到,他这还压根儿没好意思将画幅展开来给红娘看过,对方就已经全知道了。
  “红娘姐,我……”
  这几日他面临人生大事,本就紧张,一下子被红娘揭破了心思,更是脸上发烧,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扑哧——”
  红娘实在未忍住,欢笑出声,畅快地将石咏笑了好一阵子。待她好不容易笑完,才转了轻声,安慰石咏:“咏哥儿,此乃人伦天性,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如花美眷当前,自是人生一大赏心乐事……你耗费了这么多的功夫才得来与人共度一生的机会,自当好生体会这份愉悦。”红娘慢慢地说,最后道:“咏哥儿,还是那句话,不要怂,你的姑娘,终究会是你的姑娘。”
  石咏赶紧郑重道谢,并悉心为瓷枕罩上一幅防尘玻璃罩。
  在防尘罩罩上瓷枕的那一刹那,石咏仿佛听见红娘悄声说:“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1”
  仿佛她终于又完成了一桩使命。
  “多谢红娘姐——”
  石咏心中默念,“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这不仅是他与爱人相伴一世的期盼,对身边的亲人与知交好友,石咏亦盼能如此。
  第二日,石咏寅初便起,其实在这等大日子里,也很难睡得太久。他刚起没多久,已经有贺客登门了。
  先是扬州林家千里迢迢来人,给石家奉上贺礼。管事林南是石咏早年在南面见过的,见了石咏连连道歉,只说是路上不小心耽搁了,还好没错过了石咏成亲的大日子,随即奉上礼单,石咏见其中除了常见的贺仪之外,另有些书籍抄本。他知道林如海向来爱这个,能千里送来京中,想必不是凡品,当下郑重谢了,命人将书本送入新房里去。
  待到午后,贺客渐渐增多,不少是石咏昔日的同僚故交,此刻一起都来了。
  “茂行,大喜,大喜!”王乐水拱着手、踱着方步进来。
  石咏赶紧迎上去,连声问:“王大人,我亦未当面亲贺王大人升迁之喜!”
  前两天王乐水得了调令,从内务府转至户部当差。王乐水转部本是平迁,到那里没两日立即升了郎中,如今已于石咏平级。此人可谓仕途多舛,浮沉多年,如今依旧是个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