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 > 穿越农家种田忙 > 第21章
  看着李明锦神情飘忽,明显神游的样子,范康泽突然推了一下对方打趣道:“唉,是不是思春了啊?说说,看上哪家小娘子了?”
  “小锦,有心上人啦?我怎么不知道啊?”张浩大叫。
  “什么啊?乱说什么啊……”李明锦白了一眼二人嘴硬道,可惜脸却红了,张浩和范康泽见状,更是调笑道:“脸红了!脸红了!哈哈……”
  “你们……”
  三个少年书生,一路上说说笑笑,前面的路还很长。
  ☆、第42章
  在外面游学的李明锦,丝毫不知道河西村的家人,为了他的亲事挑花了眼,操碎了心。
  男子十六岁确实到了说亲的年纪,王氏一提出来,老爷子就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都没有意见,王氏将孙子要说亲的事放了出去,一时间往李家来的媒婆快要踏平李家的大门槛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根本不需要去请媒婆,只要话一出口,媒婆上赶着来。西河村有些人家也是有想法的,不过也只能想想。
  媒婆说的人家大部分是一些秀才的女儿,或者稍富裕的农户家的女儿,真正的乡绅家的闺女也有还是较少。为何呢,实在是李家虽然在河西村是个富户,但在整个南山镇来看,却也不显。镇上有两个铺子,这样的人家在南山也不少,李明锦虽是秀才,但是前途并未可知。
  王氏听着媒婆说着的这些人家,回头就让儿子去打听去了。虽说李家也是农户出身,但对于长孙媳妇,王氏私心里还是想找个能和长孙相配的人家,小王氏心里倒是无所谓,只是要是娶个身份高点的媳妇,怕不好相处。
  王氏和小王氏两个挑花了眼,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自古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底是孙子自己的婚事,本想着知会一声李明锦。可惜现下孙子在外游历,书信延时,王氏心里一直在纠结着。
  前前后后两三个月,这事儿一直拖着没定。快到年关,李明辉和李明秀休学回家来了。苏秀才,去年秋闱榜上有名,已经是举人老爷了,当时南山书院轰动了一下,李家还送去了贺礼。
  晋朝举人是可以补授官职的,不过苏举人依然留在了南山书院当夫子。李明辉和李明秀依然在其门下学习。此次李明辉和李明秀回家还带回了夫子的一封书信。
  老爷子看了信之后,将信给了大儿子李继旺。
  “爹,苏举人这是……”
  “夫子肯定是好意,也是看中明锦,这是这门亲事门第比咱们家高,你怎么看?”苏夫子保媒的是自己同窗,今年一起中的举人。这个举人姓潘,今年三十七岁,家中有两儿两女,长子已成家,长女今年十六岁正是说亲的年纪。
  “爹……苏夫子既然愿意保媒,说明对方应该不会嫌弃咱家,只是怕小锦会心里介意。”自家儿子自己还是了解的,平时看着很温和,但心性强,要是媳妇身份高,到时候端着架子,日子过的反而不美。
  老爷子皱了皱眉,后又告知了王氏和小王氏,想问问她们的意见。王氏听了老头子的话,心里是愿意的,直说:“既然是夫子的好意,咱家也不好直接推拒吧,再说,具体怎么样,也可先去夫子家里询问一下。”
  “娘,只是……”小王氏话未说完,王氏就打断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是眼下媒婆来说的人家比较起来,夫子保媒的是最好的,虽然眼下家里门第是没对方高,只要明锦以后争气,这都不是问题。”王氏可是一直很看好长孙的,虽然对方是举人家的闺女,却也并不觉得高攀不上。
  王氏的话说到了老爷子的心坎里去了,子孙若是争气,门第也不是不变的。既然决定了,还是要去夫子家里去拜访一下的。
  腊月二十,李继旺提了几样大礼去了夫子家里,苏夫子已经不住在书院,住在南山镇上一所二进的一所宅院里面。李继旺和儿子李明秀的到来,苏夫子倒是不意外。
  迎了二人进了客厅,倒上了茶,问李明秀道:
  “在家可有松懈课业?”
  李明秀起身给老师躬身行了一礼之后,方回道:“回夫子的话,学生在家从未懈怠,每天都有温习功课。”
  对于学生的勤奋,苏夫子显然很满意,笑着点点头,让李明秀自己去外间的书房去看看书。李明秀应了一声之后,起身去了。
  见李明秀的身影消失不见,苏夫子方对李继旺问道:“李兄,上次信中所说这是,不知家中伯父母可有章程?”
  李继旺忙齐身作揖回到:“家中父母自是愿意的,此事真是麻烦夫子了……”
  “李兄不必客气,此事原也是我那同窗在挑女婿,明锦我也是看着长大,是个好孩子。潘家也是个厚道人家……”苏夫子之所以愿意保这门亲事,也是因为觉得李明锦确实不错,同窗的家教也甚好。
  潘举人和苏夫子是今年一同取中举人,原先在家收几个学生维持生计,家中妇人都是会持家过日子的。家中的女儿也跟着父亲读过几年书,不是那等毫无见识之人,听说潘夫人对子女教导甚是注重,想来也是不会差到哪里去。苏夫子一听同窗在为女儿择婿,就想到这和李明锦倒是很相配。
  眼下李明锦十六岁了,是个秀才,想说亲门第多高的,显然不现实,门第太低的话,倘若以后走上仕途,可能会拖后腿,夫人们也是需要交际的。这个倒是正好,虽暂时门第比女方低,以后也不定嘛。再者潘家也并未有将女儿高嫁之意,反而想为女儿找个贴心之人。
  苏夫子和潘举人提了提自己的学生,也将李家的情况大致的说了一些,潘举人听了李明锦和李家的的情况之后,悄悄找人打探了一番回家就与潘夫人说了一通。
  潘夫人只是在潘举人今年考上举人之后才过上了太太的生活,以前过得并不太好,家里靠丈夫教授学生赚的束脩维持生计,自己带着女儿不时还要做点绣活补贴家用。自然知道秀才娘子根本没有想象的光鲜,光鲜的只是个名声,日子的好坏也只有自己体会了。
  听说李明锦是个秀才之后,潘夫人有些犹豫,当然不能直接说秀才娘子过的不好,这不是打自家丈夫的脸吗?只委婉的提出一点顾虑:“这孩子是个秀才,眼下还在外面游学,这一时半会儿的也看不到什么样儿啊。”
  “苏兄不是说了么,这孩子稳重,相貌也端正……”潘举人有点不明白夫人为何迟疑,不是都说过了么,想了想又道:“李家我也是找人打探过了,是个厚道人家,家底也算可以。女儿过去不会吃苦,再者李明锦这孩子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年纪轻轻的就能考中秀才也说明是有能耐的,苏兄也常夸赞这孩子,想来定有过人之处。”
  见丈夫都如此这样说,潘夫人是明白丈夫是看好李明锦了,自己反对也没用了,只能顺着说道:
  “那我去和琪儿说声,好在琪儿以后还有父兄,只望李家能带我琪儿好。”
  “这门亲事,我就定了,你让她在家好好定定心。”
  “知道了。”
  自年前李潘两家说定婚事之后,王氏这年过的真是开怀的很,因着还未正式提亲,王氏也让家中众人把嘴巴掩严实了,采购年货的时候,顺便开始采办提亲用的彩礼。
  正月十六,李家请了媒婆,老爷子王氏和李继旺和李继兴夫妇,苏夫子夫妇带着彩礼去了南山镇上的潘家,潘家既然愿意与李家结亲,自是很热情的接待了众人,前院客厅男人们在喝茶说着话,妇人们则去了后院。
  潘家的后院有一处小花园,花园之中有一个凉亭,潘夫人将王氏等人引到凉亭处歇息,又吩咐丫鬟去倒水,顺便喊女儿若琪过来见见未来婆家的人。
  毕竟女儿是要嫁去婆家,以后要在婆母手上生活的人,自己也不能时时关照到,若是女儿能得婆家欢心,那是再好不过了。
  潘若琪听母亲身边的丫鬟说母亲要自己去花园见外来婆家的人,心里有些紧张,让贴身丫鬟帮自己又整理了一下妆容服饰,确定无错漏之处,姿态优雅的走出闺房。
  潘夫人是个很有眼力的人,以前丈夫是个秀才之时,自己对女儿的教导就是往淑女的路上教导,只是那是也无银钱去请嬷嬷教导。自丈夫考取举人之后,家里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潘氏首当其冲的请了一个嬷嬷来家里给女儿教导礼仪。
  看着款款而来的女儿,潘氏心里是自豪的,王氏等人也是高兴的站起身来。看着眼前长相温婉标致举止端庄的潘若琪,王氏等人心里是惊讶的,没想到未来的孙媳妇这样一幅大家闺秀的样子。
  “见过老夫人,各位夫人……”潘若琪来到凉亭给众人行了一礼。
  王氏忙拉过潘若琪,激动的对潘氏夸到:“还是夫人会教养女儿,看看这闺女多好!”
  “是呀,嫂子那是出了名的贤夫人,眼下夫婿有为,儿女成才,嫂子可是居功甚伟。”苏夫人也笑着附和道。
  众人的夸赞,潘氏听了心中是得意的,自家的女儿不是自己夸赞,真是一等一的好,眼下真是便宜李家小子了。
  潘若琪被李家几人说的脸上通红,心里却是高兴,看来对方对自己也是满意的。自母亲说爹爹为了自己定了一门亲事开始,自己心里是既惶恐又期待。想到爹爹为中举之前,也有来家里提亲的人,但是母亲都推拒了,未尝没有等待爹爹这一科秋闱结果的意思。
  自潘老爷中了举人,来潘家提亲的人比以前更是多了。当潘若琪听说这门亲事是自家爹爹为自己定了一门亲事开始,就一直在心里想着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惜李明锦去游学去了,未能看到。
  眼下见到对方的祖母和母亲等人,潘若琪心中稍定,王氏等人长相上,虽然年迈但轮廓依然可以看出年轻时候模样不差,想来李明锦长相应该不会太差。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太婆和婆母这些人看着并不难相处。
  亲事说定了之后就是问名,潘李两家和双方的八字,天作之合。之后商定了小定的日期。因着李明锦还未归家,小定的时候,只李家人带了三牲酒礼去潘家定亲,正式奉上了聘书,自此两家的亲事算是正式结下了。具体婚期要等李明锦回来,潘家对此也没有异议。
  ☆、第43章
  李明锦李开了李家村之后,就和张浩范康泽二人前往了齐州,齐州是晋朝的一个边州,黄沙漫天飞舞,天气干燥,当初夫子建议自己去游学的时候,就曾说过,既然要了解这个国家,就要去各处走走,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李明锦知道自己的性格,即使以后走上仕途,一定是去地方做实事的那种,要让自己在朝堂之上和人虚以委蛇打官腔,实在不适合自己。既然要做事,必要先去了解。这一年来走过了几个州,看到了不少事儿,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在齐州待了几个月之后,又去了鄞州,最后准备途径云州,打到回府,之后再做打算。云州毗邻梓州,云州因是昭元帝原先封地,即使现在不是都城,依然繁华的紧。更何况眼下云州被封给了昭元帝疼爱的四子楚王。
  昭元十一年十月初三,李明锦三人来到云州,看着眼前比梓州更是繁华的街道,心里很是感叹,云州都如此繁华,不知京城是如何景象。一年多时间,三人跑了好几个州府,一路走来风尘仆仆,原先三个风度翩翩的俊俏少年郎,现下看着就是三个糙汉子。
  没办法,自去年齐州开始,路途不通,书信更是不便,三人这一路也不是一直太平,碰到过小偷,遇到过打劫,淋过大雨,挨过饿受过冻,当然也生过病。
  身上盘缠不够的时候,在路边摆过摊,也有去书店里面抄过书。好在最终还是平安的来到云州,虽然也没有之前的书生模样了。三人一个个的晒得皮肤黝黑,毛发枯糙。
  昭元十一年腊月二十一,在云州逗留了两个多月的三人,途径云州的永安县来到梓州的常怀县。一踏入常怀三人放声开怀大笑,也不知道为何要笑。李明锦和张浩没有在常怀停留,准备直接赶回家。范康泽家住在南陵县,因此准备逗留常怀一日,明日返家。
  此时已经未时,和范康泽打了一声招呼,李明锦和张浩好不容易找了一辆车付了三倍的钱才愿意去送客。二人二话没说答应了,就坐上车往河西村赶去。归心似箭的二人,觉得牛车真是太慢了。酉时牛车才终于到了村口,天已经黑了,付了车资,二人拿上行李分头,迫不及待的跑向家去。
  “砰砰砰……”的敲门声,惊了一下李家屋里的众人,腊月天,天寒地冻的,乡下人早就吃过吃过,几个晚上之所以没睡,还是因为要搓米浆,蒸年糕。
  李继旺出了屋子经过院子打开了院门,一边嘴里还在抱怨:“谁啊,这么大晚上的……没……”
  “爹!我回来了……”李明锦龇开的两排白牙,在黑夜微光中显现,李继旺吓了一跳,听清楚是儿子的声音,李继旺只愣了一下,然后就激动的狂喜,一时间说话都有点结巴:
  “好……好,好,回来就好……”也顾不得别的一只手忙拿下儿子肩上的行李,一只手拽着儿子往屋里走。
  “爹,娘,明锦回来了!”老爷子等人听到李继旺的喊声,都从屋里出来了,王氏等人也从灶房里面出来了。
  呼啦啦啦的一群人走出来的动静颇大,李明锦走到堂屋门口的时候,眼睛突然红了,看了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激动的爹娘伯婶,心里酸涩,就要跪下,被老爷子一把拉住了,“天这么冷,进屋说。”
  进了屋子,摸了摸眼角边的湿润,李明锦忙喊道:“爷奶,爹娘,二叔三叔,二婶,三婶……”
  “哥……”家里除了几个小的去睡觉了,几个大的弟弟妹妹看到哥哥回来都很高兴。
  “回来就好……张浩和你一起回来的?”老爷子欣慰的看着孙子说道,虽然激动到底内敛,除了那双拉着李明锦微微发抖的手泄露了一些激动的情绪。
  “是呢,爷爷……”
  王氏不如老伴儿平静,拉过李明锦仔细的打量,小王氏也在一旁摸摸儿子这摸摸儿子那的,像是要确定儿子完好无损一般。
  “瘦了,人也黑了,看你嘴皮干的,头发枯燥的,糟了不少嘴吧……”王氏唏嘘不已。
  小王氏看着儿子手腕上方的疤痕急问道:“这伤是怎么弄的?啊?”问着问着,眼泪就下来了,李明锦看了看自己的疤痕,想着怎么也不能告诉娘亲是和打劫的几个混混搏斗时候弄的吧,含糊的说,“娘,没事的,别哭了,不小心划伤的,您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对啊,男人有点伤疤,大惊小怪的……”李继旺也觉得自己媳妇一惊一乍的,自家儿子已经十七岁了,是个男人了,小磨小难的实属正常,再说儿子做事也有分寸。
  “大嫂也是担心,不过明锦一直懂事,大嫂你呀,你也放心才是……”林氏和孙氏过来安慰着低泣的小王氏。
  因顾及着孙子旅途劳累,老爷子没问其他事情,让李明锦先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在家里的浴桶里面好好的泡了一澡,狠狠的搓了两遍身上的灰,一路上绷劲的弦一下子松懈下来,人也特别的困。李明锦躺在自家的床上,感受着家里的气息,美美的睡下过去。
  这一觉从昨晚,一直睡到次日晌午,李明锦起来的时候,外面日头正高,冬日的日子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来到堂屋的时候,王氏正准备去喊孙子起来吃饭,看到孙子已经起来,忙说到:“洗把脸吃饭把,奶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狮子头。”
  又对门外的孙女喊道“明珠,去给你哥打盆热水来。”
  “好咧……”李明珠起身从盆架上拿了一个木盆去了灶房。
  李明锦洗漱了一番,起身上了桌子,因着是腊月,家里人齐聚一堂,李大贵一家也来了,一早听老哥说明锦回来了,就拉着家里的人都过来看看。
  “明锦,来……今天喝点酒……”老爷子高兴的为孙子倒了一杯酒,桌上的男人们也都将被子满上,李明锦先是给爷爷敬酒,然后挨着二爷爷,爹,二叔,一个一个挨个敬酒,桌上敬酒的习俗还是按着老爷子以往在李家村的习惯,敬酒要从上顺时针挨个敬完,中间不是还要喝别人回敬的酒。一圈敬完之后再从头开始挨个敬,又是一圈。
  男人们边喝酒,边聊天,李明锦和家里的长辈们说起了在外游历的事情,当然是说喜不说忧。听着李明锦说着各地不同的民俗和风景,桌山的男人不是发出疑问和感叹,听的甚是静静有味。
  李家村的事情,老爷子此次没有再问,自去年李明锦离开李家村的时候回了一封信,老爷子也让大儿子送了一些银钱和东西去了一趟老家,来回几个月时间,李家村的情况,儿子已经和自己说了。
  李继旺也去了一趟舅家,相比李家,王家更是没几个人了,李继旺将消息带回来的时候,王氏和小王氏还大哭了一场。娘家如此境况,作为女儿的哪能不痛苦。李继旺也给王家仅剩下的一个小舅子留了二十两银子,算是帮衬一把吧。本来有意带小舅子去梓州,后来想想不太合适,李家村的亲戚也不少,也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的表示想跟着去的,李继旺都拒绝了。如此最后李继旺谁也没带,就只身回了梓州。
  女人们在灶房吃着饭,灶房是有一个桌子的,王氏在和小王氏等人边吃饭边商量着,明日让李明锦去潘家拜访一下,年上定亲至今,快一年了,孙子还没去过岳家。以前是因着在外游学,女方不怪罪,眼下回家了,还是要尽快去拜访,否则就是不懂礼数了!
  老爷子也在桌子上和李明锦提了潘家的事儿,李明锦心里说不上什么感觉,对于自己的婚事丝毫不过问自己的想法就订了下来,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别扭。但是晋朝就是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也没反对的余地,想着谈个恋爱再结婚的想法就是扯淡,就是自己想,也得有人姑娘陪你不是。
  李明锦点头应和着爷爷,老爷子的意思是要自个儿去岳家拜访,送上门给老泰山丈母娘看看是否满意。
  一顿饭吃了有一个时辰,李大富和李大贵两个老爷子都喝多了,被自个的儿子背回去休息去了。李明锦喝了一圈,头有点晕还没醉,看来这酒量也是锻炼上来的。
  王氏喊了孙子过来,仔细和孙子说了一下去潘家要注意的事情,把明天要带去的礼物也准备好了,小王氏也在一旁补充着,生怕儿子第一次去失了礼数。李明锦看着奶奶和老娘一副郑重叮嘱的样子,忙笑着点头应和道:“知道了奶奶……”
  “这孩子,别是害羞了吧……”王氏看着孙子脸上的样子失笑道。
  “呵呵……”孙氏等人看着也笑了。
  李明锦想说自己真不是害羞,是喝酒上头,不过看着家人这么高兴的劲儿,也就闭嘴失笑摇头走了出去。
  ☆、第44章
  腊月二十二,李明锦跟着父亲李继旺去了南山镇上的岳家潘家,潘举人一早就觉得门外的喜鹊一直在叫个不停,心想这是有什么喜事儿啊,没想到是亲家带着女婿来上门拜访来了。
  “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