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和杨勇究竟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
那一日临近午时的时候,除了一道免去晋王死罪的圣旨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消息传来,还值得庆幸的,便是晋王府终于被解禁,不再被禁军围堵监视。
杨广在转危为安之后看似赋闲,却已让杨素派人前往江南找出煽动百姓之人,但他给杨素的命令是:留之任之,静观其变,随时添火。
依照江南百姓是因为见到杨广蒙冤才群起而攻的理论,如今杨广已经出狱而且免除了死罪,这一次的风波应该就此平息。可江南一带反抗当地官府的情绪并未平复多少,仍有不少人日日围堵在府衙门口,对官员进行攻击,虽然情况不及之前紧张,可毕竟民情不稳,不利于官府的驭下治理,因此江南上奏的折子接二连三地往大兴送,令杨坚颇为烦恼。
杨坚不杀杨广,是因为元氏指认这是杨勇的陷害,但这并不代表杨坚信任杨广的忠诚,这便是他哪怕在收到从江南纷至沓来的奏折后宁可派遣其他人去处理也仍旧将杨广留在晋王府的缘由——让杨广离开大兴,就等同放弃了对他的控制,一旦失去了掌控,再有其他状况发生,就可能令杨坚措手不及。
暗藏在皇室内部的僵持考验着所有人的耐心,最煎熬的莫过于杨勇。他深知杨坚只是为了维护朝廷的颜面和朝政的稳固才选择避开了对他的惩罚。这看似是他的胜利,却令他以后的储君之路更为艰难,他需得像高颎要求的那样谨小慎微,至少在杨坚和独孤面前,他一定要表现出诚心悔过的样子。而他十分庆幸,他的母亲和杨坚站在了统一立场上,不深究整件事,也就保住了他的太子之位。
事实上,独孤因为身体原因始终在自己宫中休养,就连杨坚的身边出现了一道温婉娴雅的身影,日日陪在帝王左右这件事她都没有太多的心力去顾及——她对她的丈夫已然不抱有像年轻时那样炽烈的希冀,转而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她最心爱的杨广身上。
至于杨勇的事,独孤认为弘宣说的有道理,而且杨坚的举动也证实了一切,她不必要在这样的年纪里,再跟杨坚闹出不合,只是她始终觉得委屈了她的阿摐——还是想办法尽快让杨广回江南才好。
重新出现在独孤宫中的弘宣继续充当着为当朝皇后讲解佛经,舒缓心情的角色。可独孤只是借着这样的借口,听一听这个出家人对自己的劝说,尽管她一度怀疑这个由杨勇举荐到自己身边的僧人是否只是在为杨勇开脱。
看似归于平静的局面却时刻提醒着在上一场风波中活下来的人要更仔细地筹谋将来的一切,尤其是在得知弘宣重新回到独孤身边之后,她对那个人的猜忌,对自己曾经和他的相处生出了不少质疑。
不过为了粉饰太平,在得到开释之后,萧夜心主动进宫慰问独孤,还跟她叹起了兰陵的事。
“昨日我去看望公主,见她愁眉不展,似是遇了难事,可几番追问都不得缘由。我想,她大约是觉得近来不太安生,所以不想给我们添麻烦,可一想起她过去开朗活泼的模样,再看看如今的状况,我当真是担心。”萧夜心确实心疼兰陵现在的境遇,此言开口确有几分真情。
一旦想起兰陵每次进宫时的愁容,独孤亦心有感触,道:“怕是因为驸马之故,他们成婚之后,驸马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请了太医诊治也不见大好,她心里如何会好过?”
两人正说话,兰陵恰巧进来,见她们都神情悲悯地看着自己,她顿生疑窦,问道:“你们怎么这样看我?”
独孤向兰陵伸出手,待兰陵到了自己身边,她才问道:“驸马的身体,可好些了?”
一提起王奉孝,兰陵又忧又悲,一时没有忍住,垂眼间便落下泪来,道:“总是老样子,不见好,只更坏。”
独孤感叹兰陵不幸,却从兰陵注视自己的眼神里感受到了深切的怨怪,她不由问道:“你怪母后么?”
兰陵别过脸去,道:“我怎么敢怪母后呢?”
萧夜心劝道:“皇后千挑万选才给公主择定了驸马,本是一片好意,公主切不可这样伤皇后的心。”
“我自然知道。”兰陵将脸上的泪痕擦去,却始终难掩心底的酸楚苦涩,道,“可因为这桩婚事,我差点丢了性命,还天真的以为这世上但凡是自己的亲人都会为我考虑,但事实确实我一厢情愿,将这世道想得太好了。”
在兰陵的婚姻悲剧中,萧夜心也要负责,因此当兰陵这一番抱怨说出口之后,她立即低下头,连叹息都不敢发出。
见萧夜心和独孤都因此沉默,兰陵宽慰道:“我没在怪母后,毕竟当初要杀我的人不是母后。”
独孤捕捉到了兰陵言辞间的怪异,她不禁问道:“莫非你知道当初是谁对你下的毒手?”
兰陵若有所思,苦笑地看着独孤,道:“母后,你相信在这个世上,有人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断地迫害自己的骨肉至亲么?”
独孤抓紧兰陵的手,问道:“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兰陵停顿了片刻,然而这短暂的时间却充斥着令人窒息的煎熬,她在独孤的注视下缓慢地说道:“是太子哥哥要杀我,并且以此作为离间你跟父王和晋王哥哥的手段。”
“你说什么?”独孤问道。
“为了让我和萧玚放弃对这门婚事的反抗,你们策划了让晋王哥哥帮助我们逃婚的假象,再通过为难晋王哥哥和萧家来让我们产生愧疚,从而心甘情愿的回来接受你们为我们安排的命运,是么?”哪怕兰陵已经知道了全部的真相,可当她亲眼看见独孤对这件事的回应,她依旧心如刀绞,那是她敬爱的母亲,却对她用了这样的手段,如何不教她心寒。
在得到独孤的默认之后,兰陵继续道:“我不知道太子哥哥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总之就在我跟萧玚决定回大兴的时候,忽然有刺客追杀我们,我们好不容易才逃回来,可事后却找不到那些刺客。直到有一天,晋王哥哥将抓到的刺客送到我面前,刺客说,给他们下命令的是太子哥哥。”
“我原本想不通,为什么太子哥哥会要杀我,当初分明是他帮我逃去江南找萧玚的。后来时间久了,我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陷害晋王哥哥。如果当初在江南,我找到了萧玚,并且在那时就和他离开了,母后和父皇一定会降罪于萧家,然后晋王哥哥也会受到牵连。可惜的是,二嫂一早将我送回了大兴。”
“之后我跟萧玚在晋王哥哥的帮助下逃走,这个计划是二嫂出的,如果我们在路上遭遇任何不测,母后一定会怪罪二嫂,这样你跟晋王哥哥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太子哥哥再从中挑拨,谁得了好处一目了然。”兰陵将目光落在萧夜心身上,道,“在我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太子哥哥告诉我,是二嫂和晋王哥哥设计了我和萧玚的悲剧,用来讨好母后和父皇。所以很恨他们,甚至听从了太子哥哥的话,给二嫂下了药,导致二嫂没能保住她跟晋王哥哥的孩子。”
那道至今都没有在萧夜心心里愈合的伤口就这样被掀了出来,她一时激动地低吟了一声,可谁都不知道,她在怀念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因为对兰陵隐瞒至今的真相而深感愧疚。
兰陵以为萧夜心一心为孩子悲痛,便拉住她的手,道:“二嫂怕我和晋王哥哥兄妹情绝,所以跟我说了你们的计划,但她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我不是木头,虽然心中怨恨,可也知道她必定有自己的难处,又记得她过去对我的好,所以渐渐地便不想计较关于婚事的事情。可我不想晋王哥哥总是遭到陷害,之前就想把真相告诉父皇和母后,但二嫂不让我说,因为她不想再增加晋王哥哥和太子哥哥之间的芥蒂。可这一次,太子哥哥差点害死了晋王哥哥。我不知道母后和父皇究竟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可我觉得大隋储君如此,我不将自己知道的事说出来,于心不安。”
兰陵转过视线,看向神情愕然的独孤,请求道:“母后,这些事我不去跟父皇说,是因为二嫂和晋王哥哥不想多事,也不想父皇为难。我告诉您,是希望您能真正心疼一下晋王哥哥和二嫂,放他们走吧。否则他们继续留在大兴,一定还会受到其他陷害,您一向最疼晋王哥哥,难道您忍心看着他一次次地陷入危险?”
独孤不知其中还有这些曲折,虽然倍感惊讶,但确实对杨广和萧夜心的遭遇同情起来,也更痛恨杨勇的无情无义。她想起弘宣的话,觉得的确不能再让杨广留在这个是非之地,而眼下确实有个合适的机会让杨广离开大兴,便安慰兰陵道:“我知道了,你说的话,我会酌情考虑的。”
独孤再去看萧夜心时,卸除了几分过去的防备,看来和善了许多。她轻按住萧夜心的手,感慨道:“为了阿摐,辛苦你了。”
萧夜心忽然跪下,向兰陵叩首致谢,也向独孤行礼谢恩道:“晋王为我挡风遮雨,我不敢自称辛苦,只要皇后和公主了解晋王的难处,我便知足了。”
一想起昨日她去看望兰陵时的那一番悲伤哭诉,萧夜心便产生了对兰陵更深的歉疚——为了让杨广安全地回到江南,她只能再次利用兰陵的心软和善良,同时借兰陵之口彻底破坏杨勇在独孤面前的形象,牢牢抓住独孤这个靠山。至于杨坚那里,在没有切实把握能够赢得他信任之前,她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