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 > 大明文魁 > 一千三百五十章 晋州
  却说谈判之后,林延潮提出令林材及陈行贵的妻女回到明朝,方才答允暂且息兵之事。
  玄苏觉得抓住了林延潮的要害,于是同意将陈行贵的妻女先交给明朝,同时在自己见完大明天子后,也会把林材归还明国。
  而且也会先一步将朝鲜两位王子临海君,顺和君送还朝鲜。
  林延潮看这议和条件尚可于是就同意明日之间暂且息兵,另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添兵添粮,一面让玄苏,内藤如安二人上京拜见天子,同时也派出沈惟敬等人出使倭国。
  先说沈惟敬,徐一贯,吴幼礼组成的明国使团抵至釜山浦。
  沈惟敬对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道:“上朝已派七十万人马横于朝鲜边境,本欲以大兵剿灭尔等,是吾苦劝经略不可,经略这才同意先商谈后再行用兵。”
  沈惟敬之言听的小西行长等人无不震惊,而装完逼后沈惟敬渡海至名护屋见丰臣秀吉。
  再说玄苏,内藤如安经过义州,见到了宋应昌。
  宋应昌知道林延潮请求朝廷添兵再战的请求后,暗自不安。
  这时候他见到了玄苏,内藤如安二人,玄苏当即用他的如簧之舌游说宋应昌。
  他提出了将残留朝鲜半岛的倭寇,说成了是三浦旧倭,说是倭寇已经尽退,同时玄苏还提出以‘假和亲’的办法,来达成明日议和的协议。
  宋应昌三思决定答允了此事,但他知道林延潮绝不会答允。于是就没有经过林延潮同意而直接禀告给石星。
  兵部大堂。
  石星已得到了宋应昌的禀告。
  作为蓟辽总督宋应昌是受林延潮与石星二人的双重领导,而且当初举荐宋应昌出任经略时,作为兵部尚书的石星话语权当然比作为礼部尚书的林延潮重。
  所以宋应昌理所当然对石星更亲近,石星也将宋应昌视作自己人。
  在宋应昌的信中,转述了不少玄苏添油加醋的话。
  石星从头到尾看到了一遍,不由将信放在一旁道:“吾将朝鲜之事托给林侯官,哪知他却刚愎自用,政由己出,到朝鲜以后事事都不与兵部商量,而是自作主张!”
  石星的幕僚道:“老爷,林部堂向来跋扈惯了,你切不可动气。”
  石星道:“吾并非揽权之人,只是你看倭寇明明已有许和之意,从倭使玄苏口中可知倭寇其实已大半退出,剩下是三浦旧倭而已,就算残留也不算太多,为何林侯官却仍向朝廷要兵要粮。”
  “还有两边和议最大分歧,首在和亲,次在国土。国土上,我军兵锋已至洛东江上,倭寇已不请求割让四道之地,只求几个港口栖身,还有和亲之议,他们也知道吾大明不会嫁公主,也不会嫁以宗室之女,但送一宫女去又有何妨?”
  “当年王昭君不也是宫女吗?两汉之时国力难道弱于现在吗?效仿王昭君故事又有何不和呢?”
  幕僚道:“可是老爷,据我所知林部堂不是主张封贡的吗?但为何却对议和的事反而处处阻扰呢?”
  石星冷哼一声道:“我猜他封贡是假,养寇自重才是真。当年我与元辅就是太轻信他的话了,若换了以前老夫少不了要参他一个开衅之罪!但现在还是算了……若非林侯官调三十五万石军粮渡海,老夫的乌纱帽就不保了,此事老夫还是承他的情。”
  幕僚出声道:“当年用兵朝鲜时,朝堂上很多大臣都反对用兵,老爷却极力主张。后来查实倭寇确有借朝鲜,侵犯大明之意,这已是有功于社稷了。之后平壤大捷,老爷再力挫倭寇气焰,这是第二功。至于碧蹄馆有失后,军粮不济也是可以理解,老爷未必要承林部堂的情。”
  石星点了点头道:“话是这么说,朝鲜用兵已近大半年,吾担心师老无功,元辅也担心师老民困,所以还是尽早议和,有了平壤,龙山两处大功也算对朝廷有所交代了。”
  “那么林侯官不与老夫奏明议和事,那么老夫待倭寇使者一到辽东,就单独上奏天子,请封贡事!”
  当倭使玄苏,内藤如安抵至辽东境内时。
  石星单独上奏朝廷,以倭寇提出许封,许贡的条件禀告天子,至于效仿王昭君的和亲则是没说。
  至于贡道就先设在宁波,石星是打算以宁波为条件,等大臣们提出反对后,再改而将贡道设在朝鲜,如此顺势在朝鲜设镇屯兵,同时将几个朝鲜港口借给倭寇,这样就算达成议和了。
  只要此事在廷议上通过,那么林延潮就要为石星作嫁衣了。
  石星的策略,先威胁拆房子,然后再改为拆个门,如此朝臣们就容易接受了。
  但是石星没有料到,他的提议上廷议时,除了王锡爵,石星主张封贡,其余廷臣尽数反对。
  石星品尝到了什么是当堂打脸的滋味。
  廷臣刚刚说完,然后言官也是一窝蜂的提出反对,一并要求请罢封贡事!这下石星连提出改贡道的机会也没有,直接被骂得狗血淋头。
  石星在廷议上疾呼:“朝鲜残破,军饷难继,如何是好!”
  尽管石星这么说,但却没有人理会。
  而这时候林延潮已将经略行辕从车辇馆移至王京,他已听说石星被打脸之事。
  林延潮笑着将书信给于仕廉,刘黄裳二人过目道:“石大司马真是有心了,此事若是由我提出,眼下在朝堂为千夫所指的就是我而并非石大司马,你说我是不是要好好谢过他呢?”
  石星没安好心,但确实给自己吸引了一波火力。
  刘黄裳道:“是啊,石大司马之事可见,朝中于封贡事自有舆论,此中可以让我们腾挪余地实在很小!”
  林延潮点点头道:“不错,事事从道理出发,那要人来干什么?又事什么功?”
  “理就是适宜,而不是不可变的。我等以往读史书,前辈常提点我们‘不知来,视诸往’,当古为今鉴,这话其实不对。常说千古无同局,平日可以看棋谱,但怎有照着棋谱下棋的道理。中国与倭国断交数百年,这封贡事又怎能照用朝鲜越南的例子?”
  听了林延潮的话,刘黄裳,于仕廉都露出了佩服之色一并道:“经略大人高见!”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现在说高见还太早了,你们也知道在朝廷内言官掌握着舆论,但不击败倭国又何谈威服二字,如何能平衡左右,实在是两难啊。”
  “难怪从古至今议和之人都要被骂,不是没道理的。”
  刘黄裳,于仕廉也是面露难色。
  于仕廉道:“老师以我观之倭人最要紧的一是和亲,二是割汉江以南之地,三才是封贡。两国议和之事,显然不可能达成。两边必然再起兵戈!”
  林延潮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
  正在林延潮说话的时候,门外禀告道:“朝鲜接洽使李元翼求见!”
  林延潮听后道:“请接洽使进来。”
  李元翼一入内即跪下道:“求求经略大人发兵救救晋州吧!”
  “哦,怎么回事?”
  李元翼如实道出。
  原来自明军渡过汉江后,林延潮让李如松放缓追击,此事令柳成龙等有所不满。
  之前幸州之战中取得大捷后,令朝鲜上下有些信心膨胀,认为就算没有明军的帮助,朝鲜军队也能够收复国土。
  而正在这时候丰臣秀吉为了逼迫明军达成议和协议,也是为了报第一次晋州城之战的大仇,下令加藤清正,黑田长政部率九万倭军攻打晋州城。
  朝鲜认为可以一战,于是由幸州之战打出名气的权栗担任主帅,率领朝鲜军队对晋州城进行增援。
  结果守城战和进攻战完全是两回事,权栗率领的朝鲜军队与倭军稍一交锋,就被打得大败。
  因此权栗惨败后,李元翼来向林延潮求援,恳请林延潮发兵救晋州城。
  林延潮听说朝鲜军大败不由摇头,刘黄裳在旁低声道:“我们刚与倭人达成和议,现在出兵就是破坏规矩啊。”
  于仕廉亦道:“是啊,当初和议是两边息兵,但没有朝鲜在列,倭军攻打朝鲜,不算破坏和议。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派使者责令倭寇不可进攻晋州城!”
  林延潮点了点头,向李元翼问:“晋州城里有多少人马?”
  李元翼道:“江华岛的义兵将金千镒最先率领三百义兵赴援,庆尚道右兵使崔庆会五百人;忠清道兵使黄进七百人,副将张润三百人;义兵复仇将高从厚四百人,以及金海府使李宗仁等等,加上晋州府使徐礼元自募人马,约计八千人,另外城中还有六万百姓愿与晋州共存亡!”
  林延潮闻言不由叹息,明知九万倭军来犯,在朝鲜主力被击败,外援断绝之际,朝鲜这些义军与地方鱼腩部队仍是先后抵至晋州守城!
  而历史上晋州城坚守了七日被攻破,然后这八千人马与六万城中百姓,被倭军屠杀得一个不剩。
  李元翼此刻已是泣不成声,拜服在地道:“还请经略大人伸以援手,救救城中百姓吧!”
  林延潮闻言负手踱步了一阵对左右道:“立即请李提督来此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