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古言 > 一路繁花 > 第499章 度日
  萧艺送完了女儿女婿,回家的路上去如意坊买了份桂花糕,他们的住处就在乌衣巷,离街上也不远,他回到家里后直钻妻子的书房,见她在纸上写东西,他没说话,把热乎的桂花糕拿出来扯开包装纸装在青瓷盘子里,放在妻子工作的案边。
  郡主闻到了桂花糕甜腻的香气,笑了笑,刚想去洗手,萧艺已经拿着打湿的帕子过来了,给她擦擦手,让她趁热吃。
  这么多年,夫妻俩已经很有默契了,她忙的时候萧艺不会打扰,只坐在一边自己打发时间,如果他不在,那一定是去为她准备小惊喜了。
  “去送了他们了,一切顺利吧。”
  萧艺点头,“顺利呀,只是我舍不得,你说嘟嘟从来没离开过咱们,这就跟着季贤走了,也不知道他们要走多久,还会不会回来,还是直接回京里了。”
  把皇帝留在京里他没有丝毫牵挂,他们早就接受了儿子成家立业的事实,但女儿就不一样了,这会儿他突然希望嘟嘟像林家的芷晴一样,终身不嫁陪在父母身边了。
  太后咽下了一口桂花糕,有些干,萧艺立刻奉上了茶水,桂花的香味混合着龙井的清香,在嘴里发散开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子女大了总是要离开父母的,咱们已经留了嘟嘟许多年了,你想一想翡宁十七岁就嫁进了咱们家,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嘟嘟比她还大一岁呢,才初为人妇,咱们已经给了她足够美好的闺中时光,日后过得如何,就看她自个儿了。”
  娘家依旧是她坚实的后盾,但嫁了人和在闺中时总是不一样的,她小家庭的矛盾娘家不能再替她解决,而有些苦她也没法向娘家诉说。
  萧艺支着下巴满眼欣慰看着她,说:“我看到嘟嘟跟着他走,就想到了当年咱们新婚时我带着你走,姑母的心情那会儿定然和咱们一样吧,这一晃眼咱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宝宝,下辈子我还要早早认识你,还要娶你为妻。”
  其实他们婚后没几天大长公主便去边疆追随丈夫了,是他们小夫妻俩去送的她,但在萧艺记忆里,好像就是他带着宝宝走了。
  郡主也看着他,眼中尽是美好幸福,“好啊,下辈子咱们还要在一块儿。”
  她不知道下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他,如果不能,她希望下辈子就不要再忆起前世的事情了,如果她还记得,那么一定要让她遇到他,否则她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接受旁人,曾经沧海难为水,有了萧艺这一世珠玉在前,下一世遇到的人该何等优秀,才能让她敞开心扉。
  郡主原本在忙的,被萧艺这一通诉情,突然也变得惆怅起来,也无心工作了,说她许久没作画了,让萧艺给她入画。
  她一直都很喜欢画画,家里几个人她每个人都画了很多张,壮壮兄妹俩的画像从出生到现在,每年他们的生辰只要她在,便会给孩子们作一幅画。
  萧艺的就更多了,他们认识的也更早,幼年时她的画艺还不成熟时,便会给他作画了,一直到现在,每年都会给萧艺画几幅,萧艺都收在一起,闲时翻看,便看到了一个垂髫小童到中年男子的变化,一张张画像不仅仅是他模样的变化,其中历历在目的是他们这些年的感情,初识那年,他六岁,她四岁,如今他四十六,她四十四。
  原来他们已经在一起四十年了呀。希望他们还有下一个四十年,那时他们都八十多了,已经很老了,但还能互相依偎着看云卷云舒落日彩霞,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起沉睡,如果两个人一起死的话,一定能一起上黄泉路,一起投胎到一户人家吧。
  诶,一起投胎到一户人家,那不就是壮壮和嘟嘟那样?呀,成兄妹了就不能相守一生了,不成不成。
  今日的阳光很好,萧艺搬了一张藤椅坐在院子里,面上表情闲适,脑子里思维却在发散。郡主在一旁认真作画,她擅状物,其实不擅画人像,但她画的萧艺都很好看,一个是他长的就很好看,另一个嘛,她心中爱他,总能捕捉到他的小情绪,画出他最美好的神态,见过萧艺画像的人都说,此人只应天上有,见了真人,觉着和画像上长的一样,但好似画上有一种别样的细腻美感。
  郡主给家里每个人都画了很多画像,但自己却没什么画像,萧艺不会画画,壮壮和嘟嘟都会一些,但萧艺嫌他们画的不好看,没有画出爹娘的半分神韵,如意馆的画师也给他们画过,他们也很嫌弃,但让太后自个儿给自个儿画,也不太对劲。
  好在萧艺擅雕刻,他给郡主雕了很多小像,每一个都栩栩如生,郡主也都收着呢。
  郡主画了一个时辰才停笔,都到了午饭的点了,萧艺干坐着其实有些饿了,但还是先跑过来看他的画像,郡主问他觉着如何,他说:“嗯,一如既往的俊美不凡,只有宝宝才能画出我的全部风采。”
  郡主笑嗔了他一眼,让人拿去晾干裱起来,拉着萧艺去膳厅,“坐了这么久,饿了吧。”
  萧艺道:“本来是饿了,见了自己的画像后,便不饿了,谁让我秀色可餐呢。”
  郡主被他逗笑了:“呸!那照你这么说,我天天看着你这张脸,岂不是不用吃饭了?”
  “吃饭是物质食粮,我这张脸是你的精神食粮,缺一不可,对不对?”
  “是是是,走吧我的大美人!”
  萧艺心智不足,所以郡主从来不会夸他聪明,只会夸他英俊,他也很受用,长的好就是一个优点嘛,尤其是看到一双儿女都继承了他的优点,别提多自豪了。
  午饭桌上摆了夫妻俩